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0版:深读

废砖、雅玩和垃圾文化

■张笑荣

  我是从个人阅历和最朴素的情感去理解“垃圾文化”四个宇的。

  我玩收藏20多年了,曾拜原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为师,研究青铜器铭文,还在中国社科院读过研究生,学习考古与鉴定。

  收藏古砖,只是最初那一丝不忍与怜惜之心。以前谁会稀罕这些破砖烂瓦啊,农村人不重视这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荒山改良田,挖出来的古砖稍完整的用来砌猪圈、茅厕、围墙,做铺路用的建筑废料。文物部门,也只是拿几块古砖做样品,其它的推土机一推了事。这么好的东西,大量做为垃圾清理掉了。

  我一直对有文字的东西情有独钟,意识到古砖保护的欠缺,我开始把这些谁也不稀罕的东西抱回来珍藏。我收藏的第一块砖,没花钱,是捡回来的。这些砖,或有铭文,或有图案,也是难得的艺术品。在其后的日子里,我不断往工作室里搬砖,上起东汉、下迄明代,收集了一万五千多块,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绍兴古砖的另一个特点是书法书体较全。从秦汉到六朝,正是中国书法转体最频繁的时期。在绍兴砖上,篆、隶、草、行、楷等各种书体都能见到。因而,它又成了研究中国书法流变史的重要载体。

  我们还请来了几位苏州老师傅,他们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做砖雕,现在都七八十岁了。残砖烂瓦,在老先生的手上做成文房四宝,做成花架、笔筒、砚台、香薰、香炉、香插等文人最雅爱的案头雅器;还做成了茶座、茶承、茶盘,弘扬茶道文化。

  垃圾到我们手上变成了宝贝,把所有荒废掉的“垃圾”,化废为宝。中国现在是一个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老的、旧的都要舍弃。传统器物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我们讲垃圾文化,文化也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的核心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并且从我们的床、我们的餐桌和我们的阅读方式开始。如法国学者拉波特所说的,对污物的整治指向的是对人的整治。我想加一句,对垃圾的整治指向的是对人心灵的整治,行为的整治。


美术报 深读 00030 废砖、雅玩和垃圾文化 2015-11-28 美术报2015-11-2800022 2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