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著名浙籍画家刘文西作客浙报集团

道不尽浙派画,绘不尽乡土情

  刘文西,浙江嵊州人,中国人民银行第五套人民币上毛泽东像的创作者;1950年在嵊县初中毕业,195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当代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之一,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等职。

  11月25日,这位82岁的“乡贤”携夫人陈光健经过近20个小时的车马辛劳,凌晨3时抵达杭城,上午10时却已精神矍铄地出现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美术报编辑部。

  憧憬:从“高原”到“高峰”

  虽然是画坛名宿,然而从他的形象打扮——常年灰白布外套披身、灰蓝旧军帽盖头,可以知道,这个看上去像串门走亲戚,为陕北老乡所熟悉和热爱的“老刘”,一辈子最喜欢做的事,还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刘老反复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到人民中去,这个对美术家是最重要的。”

  采风创作对刘文西而言是家常便饭。去年10月,刘文西先生再次前往陕北采风。采风路上,当他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许多感慨涌上心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来没有动摇,‘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些话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是鼓舞,也是警醒。”刘文西坚信,在新时期,艺术家的职责依然是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创造各种各样、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把正能量树立起来,从而推动历史前进。

  “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不仅仅是针对美术界,在各界都有高峰太少的现象。”谈到当下美术界存在的问题,刘文西比谁都着急,“画家心中还有多少人民,还有多少人民的情感,值得掂量。”

  几十年过去了,刘文西的青春热血、艺术情感都挥洒在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但他感觉对陕北了解得还不够。对于当下的写生创作,他认为“文艺工作者真正走下去的还是为数不多,更多的人是走马观花,拍些照片,但拍照解决不了艺术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深入生活,能不能真心诚意地深入生活,是写生的关键所在。”对于刘文西来说,朴实的、真正来自于人民大众的情感表达、艺术表现,才是绘画的生命。

  溯源:一生践行讲话精神

  195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幼喜爱画画的刘文西,得以进入上海育才学校绘画组接受正规的绘画训练。在育才学校,刘文西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读物——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被《讲话》中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创作思想所震撼。延安在他的心中如此神圣,心怀对毛主席的崇拜之情,奔赴延安的念头油然而生。

  1957年,24岁的刘文西在毕业实习时选择了陕北,3个月的实习期,刘文西背着包,在黄土地上不停地走,不停地画,留下了数百幅写生作品。通过跟延安老乡们的接触和交流,刘文西听闻了许多毛泽东当年的故事,这不但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也为他之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调。在他的引领下,一大批有影响的画家追随刘文西的画风,以黄土地的普通人物、景物为审美取向,在现代中国画坛形成了具有鲜明独特画风的“黄土画派”。

  在刘文西的创作理念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民,知道他们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摸清了他们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景象后,画出来的才是人民的感情、人民的心态、人民的面貌。

  他创作的《毛主席与牧羊人》、《祖孙四代》、《山姑娘》等作品,不但受到业界的广泛赞扬,也为广大百姓所喜爱。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像,出自刘文西的手笔,成了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看到的画。创作之初,他对照一张1949年到1950年间的毛主席照片,用放大镜仔细地看,再以素描的方式,花了一周的时间才画出来。之后,画像被交给全国范围内选出的10名技艺高超的刻板工人,分别雕刻,最后从中选出了最为精致的一个版本。

  感恩:望在家乡建美术馆

  在刘文西的眼中,浙派是人物画创作的高地。而他所创立的“黄土画派”是从“浙派人物画”派生出来的,是子孙辈。浙派中,潘天寿、常书鸿、诸乐三、吴茀之、方增先等先生是他的老师,而传承的年轻一代也是人才辈出。他希望浙派人物画可以形成合力,走得更高、走得更好。

  刘老这次到来,一方面是回家,因为他是浙江嵊州人,他的兄弟姐妹还在老家;另一方面是希望在杭州建个美术馆,把作品全方位地向家乡人民展示。

  当现场很多人夸奖刘老与时俱进时,他很兴奋地说:“不管在写生路上,还是在家里,新闻我是每天必看的。不但要看中国,还要看世界。”

  临行前,刘文西为浙江日报和美术报广大读者题写了“要高原更求高峰”七个大字。因来时匆忙,未带印章,美术报首席记者、西泠印社社员蔡树农为刘老急就一方——“文西作客”金文印章。“刻得好!很有味道。”刘文西连连夸赞。


美术报 要闻 00002 道不尽浙派画,绘不尽乡土情 2015-11-28 4084965 2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