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美院国画盛筵齐绽放
■见习记者 周懿 通讯员 何一沙 黄温玉
上周,中国美术学院“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依旧持续热度。本周,又有两大美术学院的中国画展陆续开幕:12月4日,“为中国画(第二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以“起承转合”为线索,展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创作、研究的现状与全貌;紧接着,12月5日,“2015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北京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共展出四川美院22位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共计78件,呈现四川美院中国画系教师的整体面貌。
国内三大美院国画学科展览同期绽放,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概览三大美院国画学科源流承变、历史承接、薪火承递的机会,更为艺术圈奉上一道道视觉的“饕餮盛宴”。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
包容兼收的“京帮菜”
如果说,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的中国美院,其国画专业强调传统,如同“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并称的浙菜,那么,中央美院地处首都北京,由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理位置,广纳四方,其中国画学院继2010年后,时隔5年,又一次献上一桌包容兼收的“京味大餐”。这正如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陈平所说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杰集聚,各怀才学。”
2005年,在原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的基础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正式成立,今年恰逢该学院建院10周年。本次展览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以美术馆展览的方式全方位地呈现中央美院中国画学科的学院教学,特别是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正式建院以来的10年征程。陈平说,“中国画学院的人物画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体系,又受叶浅予、卢沉、姚有多诸师传教,将传统笔墨融合西绘,发展至今。山水画以李可染化古法,摹自然,研心绘为指导。又受同门黄润华、张凭、李行简、贾又福诸师传教,使山水画教学独具特色。花鸟画以齐白石、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以书入画,逐四时欣卉,添幽禽羽色。又张立辰泼墨挥毫,写兰竹若在风雨潇湘。郭怡孮笔逐山花烂熳,可谓陶然令醉。书法以王镛、刘涛等组建专业,法碑帖、摹古印、融绘画,始成体系。”
“起承转合”是中国画创作、教学与研究的四个维度,“起”意味着起点、起立、起源,“承”意味着传承、承接,“转”意味着创新、转换、蒙养,“合”则指向了综合、融合。展览中“起”、“承”、“转”、“合”四大板块,分别展示中国画学院基础部二至四年级、研究生及教师创作的作品。“起承转合”作为中国画人才培养和走向的路径,在展现了书画传统的发展规律与文化特质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特色。
四川美院中国画系:
热辣“巴适”的“川味火锅”
如四川美院教授王林在展览序中所言,“四川美院地处西南,名分不在中心,本无地理优势可以借重,更无专享之文化特权,其创作成就的积成与彰显特别需要自身努力与自己打拼。其实这对艺术创作的个体性而言,并非坏事儿,反而能够促进川美师生各自为战、敢做敢为的独立性。”川美人的这一股子“敢作敢为”,人也“辣”,画也“辣”,呈上一锅热辣的“川味火锅”。
川美中国画创作从总体上来讲,似乎不太为人所知,但其早期的辉煌、后来的推进都有值得书写之处。抗战期间,从成都南虹艺专的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等人至四川省立艺专的李有行、庞薰琹、沈福文等人之任教经历,再到建国后四川美院的冯建吴、李文信、白德松等人至唐允明、傅仲超、梅忠智、冯斌、黄山、黄越等人各自在山水、花鸟、人物画方面的创作成就,川美中国画系的老师特别是后来的一批年轻人,如康益、肖志、何剑等人,在艺术探索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人风格,并以不断开放的教学方式培养出不少在当代艺术中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
面临如今中国画教学的巨大挑战,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黄山说,“四川美院中国画系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以及与中国画审美特质相关联的解读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同时,主张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的‘二元论’。即在对传统进行精深研究的同时,鼓励学员大胆探索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法的‘三新’实验表达。”
从展览中可以看到四川美院中国画系教师团队的作品有着多样化和多元性的特征,黄山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多元和不同。教师艺术创作的个性化探索是艺术家自我建构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走出样式化创作之必需,更是坚持开放式教学的前提。但个人的创作取向并不能等同于教学要求,更不能无视教学规范。对于教学,我们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即‘厚基础、宽口径’。但倡导发挥教师的个人教学优势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具有地域特色的绘画内容是展览作品的一大看点,黄山说,“艺术的地域特色的确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定位一个群体艺术的审美向度,并且有助于这个群体人文品格的凝炼与塑造。中国画系的创作无疑具有‘川普’的特征:辛辣。长江流域文化内涵和巴渝人文风情依然是艺术家创作内容的首选,而跨文化交融和国际化视野则是艺术家建构话语体系的自觉和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