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英姿取势 轩昂气宇形象
文/介子平(太原)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为佛、道、儒三门信仰。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由此关羽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全能法力,民间各行各业对万能之神关帝顶礼膜拜。所以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关公像,其位置皆在中堂之上。其形象“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头带镶金绿冠,身穿绿色文武袍,一肩陪虎头护肩。一手持青龙偃月刀,一手展《春秋》。汜水关下温酒斩华雄,万众之中斩上将颜良首级如入无人之境,刮骨疗毒,血流盈盆而谈笑自若。在他身上体现出的忠义礼智信的崇高人品与大丈夫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所在。
涉及关公的画作也多。刊刻于金代的平阳年画《义勇武安王位图》,被郑振铎誉为中国版画艺术由神像到人像的一大转折,开创了我国人像版画的先声。关公乃民间年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连环计》《长坂坡》《甘露寺》《战马超》《捉放曹》《失街亭》《讨荆州》《逍遥津》《过五关》《铁龙山》《空城计》《定军山》《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八门金锁阵》等等名目最多的“三国戏”中,多有表现。
旧时上演关公戏曲时,规矩多多,如扮演关羽的演员在演出前十天需斋戒独宿,熏沐净身;出场前要给关帝像烧香叩头,在后台杀鸡拜祭;演员要在盔头或者前胸挂有关帝像的黄表附,演出结束要用此纸拭脸,并拿到关帝像前焚化,以示感谢关帝的庇护等;在演《走麦城》时,更要台上台下烧檀香、点蜡烛。据说如果违犯禁律,关帝就会显灵,演员要出事故,戏园要出乱子。戏剧画里的关公也无一丝苟且,总是居于画面的中央,个头也比他人要大一些。
绘画中的关公,多以财神形象出现。传说关公生前做过兵马站,长于算数,曾设簿记法,发明日清簿,又因其讲信用和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商家如果能讲信用和重义气,自然生意会一天天发达,故一般商家皆以关公为其守护神,他同时还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画面中间为关公,左右两侧是文武财神,前置一堆积如山的聚宝盆。关公是众财神中的头号财神,其地位高于其他财神。之所以奉关公为财神,更因关羽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与一些世间贪利妄义之徒形成了鲜明对比。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另外,人们希望商贾坚守诚信进行交易,把关公奉为公正之人,以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史希光先生致力于关公像创作多年,曾发愿创作《中华武圣关公五十九像》,期间,三次大病仍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使命。最是绿氅关公者,燕颔虎颈,威灵显赫,以轩昂气宇、焕发英姿取势也。由人到神,神文也,由神到人,人文也。其作豪迈昂藏,磅礴澎湃,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足见其人物造型功夫之深厚。无论具象抑或野逸,皆自古法来。有一等人,事不师古,我行我法,信手涂泽,谓符天趣,其下笔,笔端错杂,妄生枝节,不理阴阳,不辨清浊,皆得以邪概之,此乃时弊也。方薰《山静居论画》谓:“东坡云‘好奇务新,乃诗之病’。画岂不然邪?构奇出巧,心思独诣者,不过名列小品,不能独当一面,垂法后世。”
以取法乎上、取法乎远喻之画可,以取法乎下、取法乎近喻之画则不可。画俗有五,曰格俗、韵俗、气俗、笔俗、图俗。既不喜临摹古人,又不能自出精意,平铺直叙,千篇一律者,谓之格俗。纯用水墨渲染,仅见片白片墨,无从寻其笔墨之趣者,谓之韵俗。格局无异于人,而笔墨窒滞,墨气昏暗,谓之气俗。扭于俗师指授,不识古人用笔之道,或燥笔如绷,或呆笔如刷,本自平庸无奇,而故欲出奇以骇俗,或妄生圭角,故作狂态者,谓之笔俗。非古名贤事迹及风雅名目,趣谀颂繁华与一切不入诗料之事者,谓之图俗。画中五俗俱备者,比比皆是,不知凡几。波俏华赡,郁郁文采,则为史先生功夫所在,功底所在也。
(《关公画像》,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