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徐震:只说一句话的“没老板”
■本报记者 周懿
徐震,或许是国内最年轻的“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者,把当代艺术做成了公司的艺术家,又或许是把开公司当做一整件艺术品的董事长。我们无法准确定义徐震,因为不用三五年,他就能为自己创造出一种新的身份。不愿坐飞机的他,很少出远门,在生活半径中构建起自己的“没顶”艺术公司,但却让自己的作品走到了全世界的当代艺术舞台。有人说“徐震很商业,能把展览办成订货会”,徐震却了然,“无所谓,我们都是一路被骂大的。”
不得不说,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中,或许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可以贴上价码的标签,只不过有的人端着不愿承认。徐震倒是有着不装的坦然,大家都在讨论艺术与商业的关系,索性开一家公司。2009年“没顶”公司成立,取名“Made In”英文谐音,把“生产创造力”作为价值观,更是要找找艺术的“顶”(边界)。“成立‘没顶’公司之前我的作品就蛮好卖的,因为符合某种标准的需求,商业很简单,有需求有供应。双年展和美术馆系统对某类艺术也是有特定需求的”。但是对于艺术与商业的界限,他有自己的坚持,“艺术和艺术品必须分开,商业方法和商业艺术必须分清”。
自小在上海大都市的商业氛围中浸染,又将公司开在上海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徐震不介意别人称他“没老板”。他用商业的方法开公司,会实打实地计算成本,“一组雕塑成本多少?450万!能算得出来,做过雕塑,用过材料,一算就清楚,数量在那里,没有水分。”
在这个人人都很“忙”的时代,恐怕说话的多少也需要“成本”核算,这背后是“时间就是金钱”的普适定律。此刻的徐震,正忙着将于近期在卡塔尔举办的“艺术怎么样”大展和澳大利亚举办的“悉尼双年展”两个大展览。对于作品的品质,他不能松懈,必须保证,这是艺术家的底线。也许,“忙时”的单位时间比“闲时”的能创造更多价值,因此显得更为宝贵。提高单位时间的含金量,或许成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比前几年媒体上呈现的徐震,当时的他还乐于用较多语言清晰地阐述一件事情,而近年来的他似乎正在尝试一种新的越来越简化的语言习惯,正如本次我们的采访,一个问题只用一句话回答。他的助手笑着说,这真的是“没老板式”风格。
你问“艺术是什么”?他回答“要先相信,再去质疑”。你问“艺术创作的意义是什么”?他回答“创造价值才会有思考的意义”。相信、质疑、思考、创造价值,这串词汇被徐震排列组合,好像变成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每一个问题的大门。艺术真的可以“没顶(边界)”吗?年轻艺术家的创造力如何?“相信、质疑、思考、创造价值”,按照这个线索做了,就有答案。
就像某些小说里追求“化繁为简”的高手出招,不耍花哨的招数,不直击致命的要害,也不追求“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大约只是挪了一步脚,翻腕黐手,若即若离,就把来的力转到了别的方向。一个看似简单的答复,抛回了一个更深层的思考,再去追问,便是无可奉告了——恐怕这个坑要自己刨开、深挖,再重新填平,前提是你要相信宝藏就埋在深土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