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艺闻

追寻红色足迹
重走长征路

  本报四川讯 记者 夏超 长征,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80年来,红军长征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从小学课本中的连环画,到重要战役场景的描绘,长征题材美术作品成为了中国美术主旋律题材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川,红军长征途中停留较久的省份之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彝海结盟,这些令人心潮澎湃、耳熟能详的故事都发生在该省境内,这些故事也成为了长征题材美术作品创作中的“家常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3月18日,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美术家赴四川开展“重走长征路”写生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实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梅启林、杜松儒、刘健、杜滋龄、梁时民、李耀林、王伟平、刘泉义、张兴国、覃志强、张俊明、李江峰、管朴学、李冬、孙剑、张国忠、张小瑛、万勇、秦宇中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中央红军在四川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全体指战员在大雨滂沱、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行军120公里,终于在1935年5月29日凌晨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美术家们在泸定桥上驻足良久,思绪拉回到了历史的记忆中。“40年前,我就带学生来过,当时还和当地的老船工进行了交流。那会儿,泸定桥两岸还没这么多房子,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县城的中心地段了,革命老区有了新发展。但当我真正站在泸定桥头,看着桥上十三根碗粗的铁索和桥下湍急的水面,内心还是非常澎湃的,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已经76岁高龄的著名画家杜滋龄,是采风团中年纪最大的美术家,他的一番话也说出了采风团其他成员们的感受。40年后的今天,杜滋龄和他的儿子杜松儒,都以画家的身份同走长征路,也成为了采风团里的一段佳话。

  离开泸定桥后,采风团一行沿着红军的行军路线,翻越崇山峻岭,来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由于九龙县海拔较高,许多美术家都出现了高原反应,但是心中的创作激情却丝毫没有减退,甚至在行车途中,就会拿起速写本进行记录。一袋泡菜,一袋肉干,一个馍,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画画,美术家们在九龙的中餐吃得十分简单。由于高海拔地区天气变化大,美术家们可谓是真正在进行“风餐”,画架也经常被吹倒,需要一直用手扶着才能画。这样的生活体验,让美术家们更加感受到了红军当年的不易,同时也让大家对于红色题材的创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主观思考。“我们这次主题采风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比红军幸福多了,这一路走来给我自己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收获很大。我曾经创作过《突破乌江》等长征题材的作品,由于当时没有来过这些地方,主要的创作依据是历史资料和老照片。这次重走长征路,激发了我很多的创作灵感,今后在作品的创作中,我会把自己这次采风的体会都融入到作品中去,比如人物面部细节的刻画和大场景的把握。此外,这一路走来,也丰富了我的创作题材,回家还得接着画,把握住这份感动。”刘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离开九龙后,经过8个小时的颠簸,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冕宁县。当年,红军经过这里时,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刘伯承和当地彝族头领小叶丹在此结盟,小叶丹派人带领红军快速通过了彝区,避开了国民党军的追堵。彝海结盟也成为了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采风团一行在这里不仅参观了彝海结盟纪念馆,还主动为当地彝族同胞画像,一边画着一边聊着当年的故事。在与采风团成员的交流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红三代”,画家李冬的外公便是开国十大将之一的肖劲光。“只有亲身感受了,才能真正了解先辈们打下江山,建立新中国的不易。这次当我收到中国美协的邀请时,我内心是非常激动的,非常愿意来参加这次活动,因为对我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我之前也创作过很多革命题材的作品,也以我外公为题材创作过作品,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到过这些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现在都过上了好生活,我们也要用画笔的形式表现出来。”李冬一路都非常低调,从未主动和别人提起过自己的家世。

  为期7天的写生实践活动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却十分丰富,具有特别的意义。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重走长征路”不仅为美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在沿途与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交流中,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当下的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希望在这次“重走长征路”写生实践活动中,美术家们也在沿途播下了文化艺术的种子。


美术报 艺闻 00005 追寻红色足迹
重走长征路
2016-03-26 12840431 2 2016年03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