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访谈

自由学术氛围下的
特色发展之路

专访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

  夏超:郭院长您好,西安美术学院是一个老牌的美术院校,长期以来都由绘画专业出身的教师担任主要领导,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设计专业出身的院长,是什么原因让您走上了今天的岗位?

  郭线庐:我也觉得自己非常特殊,在各大美院中,由设计专业出身的人来担任院长是非常少的。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我开始担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说到原因,我个人认为首先是由于当时学院各个学科都处于均衡发展中,在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中,设计艺术学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这是当时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其次,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还需要有过硬的素质,比如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对相关姊妹艺术的了解。当年,我在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学设计之前,一直想学美术学的相关专业,直到现在我还在画国画,可惜那年学院不招美术学,所以就报了设计专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曾经在英国学习交流,比较了解西方艺术。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说这个院长是学设计的,会不会对美术学相关专业很陌生?事实正好相反,我觉得非常亲切,很熟悉。国画我从小就喜欢,几十年来一直在画。在英国,我学的也是版画。所以,我担任院长后,并没有很大的压力,对设计艺术学、美术学的相关专业都很熟悉。

  夏超:请谈谈您担任院长后的领导与执政理念,在您的任职期内有什么规划?

  郭线庐:我觉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需要模糊,要相互融洽相互渗透,这样才符合现在的艺术发展方向。我们学院设立了交叉性选修课,设计艺术学的学生有30%的课程要选修美术学相关专业;美术学的学生有30%的课程要选修设计艺术学相关专业。这样能丰富和提升学生原有专业研究方向的内涵,打破固有思维。学生们也很感慨,说感受到了自由的氛围,呼吸到了创新的空气。

  此外,我也不太赞成大而全的教学模式,在学科建设上要发扬自身的特点,发展有特色的专业。比如我们的平面设计专业,底子非常好,正在变成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我们西部有很多资源,西部的传统雕塑资源滋养了我们的雕塑专业。我们版画专业也在全国前列。这些都是我们要好好把握和发展的优势专业。

  在我的任期内,我希望能培养出一批人。在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中,都在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这是我的规划中很重要的一块工作,希望培养出一批未来的学科带头人。目前,在国画花鸟、油画、版画、设计艺术学等专业中,已经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开始崭露头角了。

  我们学校有非常好的资源和条件,我想把学校办成教学、科研、展示、艺术品加工和研究的综合艺术实体,不仅有教育功能,还有展示、研发功能等。为此,我们需要一个新校园,概念规划已经出来了。新校区未来能实现这些功能性的覆盖,新校区是最大、最难的目标,也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学校需要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在制度建设上,我担任院长后,做了“两进两出”的改革。在招聘教师和录取新生的过程中,对过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做了大幅度的改革,我们现在选拔人才既有高度,又有科学性。对于一些老师到点不退休的问题也在制度上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一些高端的人才我们会进行返聘,在重要的岗位上继续任职。对于一些不上进、教学不用心的教师,我们也已建立了淘汰机制。另外,我们对学生毕业要求也很严格,毕业创作要是不能被学院学术委员会通过,那就要延缓或者不能毕业,这部分学生每年要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5%到10%,非常残酷。这些改革不仅激活了我们的用人机制,也激励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梳理出适合这个学校发展的发展理念,调整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修订完善院校的管理制度,坚持冷静的改革。虽然过程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杂音,但是不影响我改革的进度与信心,因为在做出这些改革之前已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思考。

  夏超:设计专业目前在国内各大美院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您当初作为访问学者也到英国交流过,您觉得和国外相比,我国的设计教育还存在什么问题?

  郭线庐:这个问题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在讨论。我觉得目前国内各大美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是特殊情况下造成的特殊现象。为什么这么多学校都千篇一律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这不是学校的责任,而是管理学校的教育部门的责任。设计教育同质化,每个学校开设的设计专业都是一样的目标,一样的研究方向,那就麻烦了。每个学校开设的专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教育部门一定会规范、调整学校的学科建设。

  我国的设计教育和西方相比,在质的问题上也有些区别。我们对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教学非常感兴趣,一定要求学生会画什么,要完成什么项目,有一套成建制的习惯,每个学校的教学几乎都是这么做的。而国外的设计教育,非常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安排上也和我们有所不同。比如国外的学生让他们画一个东西,可能画得不如我们国内的学生,但是他们在创新上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值得我们反思。

  设计艺术学这个专业应该永远是一个朝阳学科,要不断创新。一个老师,如果在教学上没有创新没有思考,年复一年,千篇一律,受害的是学生。一定要突破传统,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太重要了。

  现在国内的教育思想,本学科和很多相关学科是脱节的,在西方,很多学科的教育是交叉运行的,在教学中会带入很多相关的东西。比如,在做都市设计的时候,还会给学生带入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而我们是脱节的,都市设计就是只管设计,不考虑环境因素,单纯地交给环保部门考虑。我们的观念应该要改变,对于未来的西部建设,千万别再盲目地做超级大都市,因为这对生态和环保的影响太大。虽然和沿海地区比,西部在建设上相对落后,但恰恰因为这样,很多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夏超:目前每年从各大美术院校毕业的设计专业学生非常多,您如何看待这些学生的就业问题?

  郭线庐:确实非常多,我们学院设计专业学生就占了全校学生总人数的60%。现在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那作为学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对于设计教育,首先是素质教育,通过大学本科四年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审美有一定的积淀。现在很多设计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本专业,而是他们在大学中选修过的课程。他们很感激学校,在校期间能学到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举例来说,有一个油画专业毕业生现在做服装设计做得非常好,因为在大学期间,通过选修课,他获得了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拓宽了艺术视野,增加了他的就业渠道。

  过去的观念,大家都想找一份固定的职业、稳定的工作,但可能不是他们的理想所在,所以我非常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去创业。这是每年毕业的时候,我会对学生说的话。在办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考虑到了学生未来就业的问题,所以本科的时候希望学生能拓宽自己的艺术事业,多学多接触,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养分,让他们有强大的生存能力。

  夏超:请您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绘画与设计教学的异同点,两者如何融合?

  郭线庐:绘画和设计在高等美术院校里是最重要的两个抓手。绘画和设计在很多方面互相影响,很多设计上的形式美感已经被运用到了绘画中。

  我很热爱自己的设计,设计就像一个不断发热滚动的轮子,我一刻都不能停,不然就追不上它了。我会将自己在设计中得到的启发带入绘画中,这是内心真实的体现。

  我的画面中有传统的部分,但是更多的部分来源于我的设计感受。把设计上对美的观察用到水墨表现中,使它在形式上有设计的感觉,同时又有传统水墨的韵味。同样,在我的设计中,我又会将水墨带入到设计中,既有新颖的形式感,又有传统的底蕴。我个人的这种尝试,也影响到了一批人。

  我一直鼓励我们的老师要去尝试一下不同的领域,要跨界。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只局限在你所感兴趣的这一个点上,那样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只有教师自己在艺术领域上不断突破,才能在教学理念上不断创新,带给学生新东西。一本教材十几年都没动过,按部就班教学,这绝对是不行的。

  夏超:西安美院是国内重要美院之一,美术报是国内最大的美术类报纸,您对双方的合作有什么思考与期待?

  郭线庐:美术报近年来定位非常准确,对艺术思潮和艺术观点具有敏锐的评判,让我看了以后很受启发。美术报成为了艺术家成长的重要平台,很多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和理论作品都是在美术报上首发。另外,美术报的报道内容丰富,有大量美术界的最新资讯。

  未来,我希望通过美术报能把我们美院的最新教学成果传播出去。美术报是个极具影响力的平台,我们未来也会给美术报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美术报 访谈 00002 自由学术氛围下的
特色发展之路
2016-04-16 12856287 2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