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评

陈履生微言

  文化需要尊重

  一女子在西藏山南区浪卡子县羊卓雍错(羊湖)旁拍摄裸照,大尺度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其行为被认为“对藏文化不尊重”,尽管也有人认为应当包容“艺术行为”。结果是浪卡子县公安局于事发当日就接到民众报警,并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摄影师行政拘留十日。这是新事件,却是老问题,对于民族地区的文化,首要的是尊重。

  摄影要靠自身

  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尤其是摄影,个人的爱好与表达必须尊重乡规民俗。这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就是尊重。在人人都是摄影家的今天,寻求在题材上的突破可能是最为简便的捷径,可是,就人体艺术而言,这可是一条古老而不能再古老的道路,如果要想有所突破,除专业的必需之外,仅靠特别的场景来猎奇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艺术要有底线

  在当下艺术的各个方面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林子大了。一方面是想出奇制胜;另一方面是想以艺术的名义,因此,无奇不有,见怪不怪。这之中,有些是不能相比、不能问为什么的。美国人图尼克在世界许多国家、许多名胜所做的人体摄影,就难以在中国做,就不能在故宫做。摄影还有传播的问题,也应该有基本的底线。

  摄影要有品味

  据说是最大规模的北京国际车展今年顺民意而取消了车模展示,无疑使很多人都失业了。因为前几年各地的车模展示太过了,本来是看车的,却异化为看人的活动,而那些蜂拥而至、拥有长枪短跑的摄影者,全然没有去关注车的意思,而是把镜头聚焦在车模身上,因此,比暴露和搔首弄姿就成了亮点,使车展成为车模的摄影棚。

  文化需要敬畏

  许多事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好好的受人尊敬、令人敬畏的美术馆,现在可以在一些城市的大街上到处看到。几间房子或一个层面,就可以挂一个牌子,再挂一些相当不著名的著名画家的作品就成了“美术馆”。可以说,挂牌子的人都不知道美术馆是干什么的。缺少敬畏之心而滥用一些名号,使得有一些基本准则的机构尊严扫地。

  招牌要名实相副

  有些挂有“美术馆”名号的机构,实际上是私人会所。这里没有美术馆基本的公共性,却是以私利而裹挟公众的认知。类似这些的机构,不像有《博物馆条例》所管辖的博物馆那样有基本的规矩,而是缺少基本的监管,正好像××艺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公众之中就变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这是山寨的一种方式。

  文化需要持久

  被称为世界最大私人博物馆之一的奥地利维也纳克洛斯特新堡的埃索博物馆(Essl Museum)将于今年7月1日起停止展览开放。由于缺乏奥地利政府的支持,博物馆将“被迫停止展览活动”。此前的2014年该馆曾出售博物馆的部分藏品给奥地利政府,以筹集资金注入他濒临破产的家居连锁店Baumax。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好好开你的家居连锁店吧。


美术报 时评 00003 陈履生微言 2016-04-16 12856316 2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