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书法

试论笔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兼谈书家个人风格的形成

  近日,北京某知名书家L到甘肃张掖一游,他在和我聊书法的过程中,提到了一个关于古人笔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问题,我听了,深以为然。所以我想就刘京闻提出的观点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写成此文,与大家一起交流。

  书家L说,在临习古人法帖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法帖里面的每一个字,它在笔法方面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也就是说,具体的某一个字,在书写过程当中它的总体造型是基本稳定的,那些点、横、竖、撇、捺都具有相对固定的形态模式,但在具体书写当中,却会出现很多偶然效果。比如在一个字的点画与点画之间或字与字之间的起笔收笔和牵丝萦带,或断或续,或轻或重,或长或短,有的是有意识形成的,有些却是无意识形成的。无论是断还是续、轻还是重、长还是短,这些字的基本用笔和结构特点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在某些细节上确实存在视觉感觉的不同。而我觉得,刘京闻所讲的这种偶然效果也会成为影响书家个人风格的因素之一。

  比如我们今天看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由于王羲之原作遗失,我们无法准确认定它的每个字的具体细节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唐人的临本或摹本获知《兰亭序》的最基本风貌。同时,也正因为古人笔法和结构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所以不同版本的《兰亭序》之间,既有基本风格的一致性,也有具体细节上的差异性。临作如此,摹本亦不例外。只要看过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以及赵孟頫等人临摹的《兰亭序》,便会一目了然。

  书家L说,现在很多人临帖,往往认识不到古人笔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常常在学习当中,过分地纠结于那些“偶然效果”,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不仅未能领会古人笔法的精义,反而在相当程度上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束缚了手脚。临帖应当紧抓古人笔法之必然效果,兼顾偶然效果,但只要必然效果到位,则大可不必过分纠结于偶然效果。

  古人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一支柔软的毛笔,可以在纸上书写出千变万化的点画线条,各种造型,也可以在临摹他人之作时达到逼似的程度。但你不可能完全做到那种物理和数学几何意义上的丝毫不差。而且这对于书法而言,不仅不可能做到,也没这个必要。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定数”与“变数”,定数是必然,变数是偶然。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必然之中包含偶然。只能联系起来看,而不能割裂开来看。书法尤其如此。

  我们学习古人碑帖,一开始追求形似,进而追求神似,甚至最终达到遗貌取神、自我发挥的自由之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系列过程。一开始,形不似,则神必不似,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慢慢做到了形似,则神韵也逐渐相似了。甚至于到最后,形神皆不似,而是达到了“不似之似”,这是书法创作的另一番境界。比如明代徐渭徐文长,他曾经学习过很多前人法帖,但最终他的作品和哪一家都不像,就是他徐渭自家路数,但却饶有古意,绝非空中楼阁,随意臆造。只不过他结合自身学识修养和性格特点,大胆变法,不似而似,即属于此一类型。徐渭因此被称为“字林之侠客,八法之散圣”。

  书家L还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只要深入学习领会古人笔法的必然性,则大方向就不会错。写到(相对意义上的)“形神俱似”之后,则完全可以以自己用笔的“偶然性”来取代古人用笔的偶然性。我进一步理解为,如此,则做到了有古有今,有他有我。这样至少达到了学书有法,师古有方。既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死守古法不知变通。做到这一点,就算是真正入门了。至于之后再如何发展,那就要看每个人自身的造化了。

  笔法是什么?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用笔的方法。深入来分析,就是指以最正确的用笔方法来书写出最准确的点画结构。临习古人碑帖,尤其讲究这一点。当然,我觉得在不同的阶段,对笔法应该具有不同的理解。在临摹古人的学习阶段,笔法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受制于古人。因为不这么做,我们就不能真正领会古人的笔法。不能领会古人的笔法,就写不像古人的经典作品。也就达不到学习的根本目的。而到创作阶段,则不能死守古人之法,无论是笔法、结体还是墨法,都需要有所变通。死守不变,则徒成古人辕下之驹,无所创造。

  文征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征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征明一生,无怪乎文氏对他这位不太出名的启蒙老师顶礼膜拜了。由此可见,学习书法,“笔笔都是自己,无一笔是古人”,这绝对不行。而“笔笔都是古人,而无一笔是自己”,也同样不行。

  唐代不同书家不同版本的《兰亭序》,尽管都是临摹之作,但其中流露出来的不同感觉,却能够给我们以很多有益的启示。也就是说,但凡是手工书写,则只能做到近似和逼似,而不会做到完全雷同。这一特点,也正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毛笔、纸张、墨、生理结构、性格特点、环境、心态、情绪等等,都是影响书写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个人发挥。而只有现今的电脑扫描、印刷,才可以做到一模一样,但这和书法的临摹与创作完全是两码事。前人笔法、结体等等方面的必然性会引导后人的学习,同时也会与其他因素一道引发后人书写的“偶然性”。而后人书写的“偶然性”,又会定格为一种新的“必然性”,去规范和启发新的后来者。中国书法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朝前发展。

  推而广之,书体的演变发展也在遵循这样的规律。由于笔法和结体是各体书法共同的两大构成元素,所以不同的笔法、结体,不仅会形成同一书体的不同风格,也会形成不同的书体。对于已经定格已久的大篆(甲骨文、金文)而言,新出现的小(秦)篆是偶然,而甲骨文、金文本身是必然。大篆笔法简捷率意,结体千变万化;小篆则笔法停匀单一,结体整饬修长。两种书体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风格特点截然不同。而对于已经定格的小篆而言,小篆本身是必然,而汉简、隶书是偶然。以此类推,行书、草书、楷书的出现和定型,都是同理。偶然都是在必然的基础上随机生发的,必然又在偶然因素的生发下获得完善和丰富。

  从这个意义而言,笔法和结体是中国书法的根本基础,甚至可以是说是核心所在。当然,从更深层次上来理解和分析,中国书法的核心应该是儒释道综合而成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这么讲,乃是因为书法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感的艺术,一切造型手段最终都归属于这一根本目的。然而,这样的理解和分析似乎还是不够全面,因为各种书体的演变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也就是说,还牵扯到一个实用性的问题。

  我们这个时代,硬笔取代了毛笔,进而电脑又取代了硬笔,社会条件不同了,看待书法的角度和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科举制度”的终结,“以书取仕”不再是一种必然,但偶然现象还是存在。比如一个人由于能写一手好字,有时也存在被领导看重欣赏从而加以提携的情况。现在我们日常书写不再使用毛笔,书法的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消弱了,但它作为我们心目中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所以,书法没有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日常书写工具的改变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艺术审美方面得到了强化,正是国人抒发个人思想情感的需要所导致的。而且这种情感抒发方式最具东方和华夏民族特色,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一个书家个人风格的形成,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学习古人之法,渐悟渐变,渐老渐熟,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化修养,从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说,人生之初,识物并无自己的辨别力。久之,见得多了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世界观就觉得一切都变了。最后渐渐的看开了,觉得原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是人生的三个过程,也是人不断成熟不断在生活中充实自己的过程。以此来理解书家个人风格的形成也是合适的。

  我们今天学习书法的动力,除去名利因素之外,寄托思想,抒发情感,才是主要内因。而要学好书法,能否很好地解决笔法和结体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解决的惟一途径就是学习古人,获得古法。也只有获得了古法,才算具备了进入创作,抒发自我思想情感的前提。有的人学习书法的时间并不算短,历经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光阴,但始终未能真正进入书法,原因就在于未得古法。

  而有的人尽管看似已经获得古法,但实际上尚未领会古法的精神实质。他们或者受观念、学养及功力限制,斤斤于古法,在细枝末节上循规蹈矩;或者未能深入古法,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任情使性,自我发挥。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功力,无才情,所作不会生动且乏新意;有才情,少功力,所作似是而非而不耐推敲。而既有功又有性,功性兼备,法趣相融,才是我们理想中的艺术境界。

  所以,我觉得,刘京闻不愧是一个对古法颇具见地的书家。他之所言,确属经验之谈,值得人们借鉴学习。他不仅聪慧机敏,而且勤于实践。近来,他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出了一本圣教序技法解析方面的书,并配有书写示范的影像光碟。对帖子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具体讲解分析,剖析到位,清楚明白。对大家学习《圣教序》及二王其他作品将会起到很好的借鉴示范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热爱书法,有志于在书法,希望在书法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仅仅具备技法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须不断加强学习,多读书,多游历,多交流,多思考,全面提升自身综合文化修养,惟其如此,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当中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美术报 书法 00020 试论笔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2016-05-14 12868090 2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