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评

艺术市场与艺术史研究
之关系及其他

  “艺术市场”既是一个学术概念,也是一个实践概念。前者与这一领域的学科走向相关,后者则立足于风起云涌的行业操作。按照常规的判断,“艺术市场”很容易被看作“艺术”加“市场”,或者是“艺术”的“市场”化。这些认识都没有错,但似乎还应该包括更为深刻而丰富的意涵。艺术与市场的关联以及此关联衍生的若干话题由来已久,并非是当代的新兴事物,当“艺术”及作为其承载形式的“艺术品”超越其单纯的审美功能和精神向度并与商业和金钱接轨的那一刻,这一系列话题就已经滋生了。

  中国儒家传统训诲对“君子”的界定给予了若干标准,其中就包括“耻言利”一说。在这种观念背景下,以往很多“君子”、“文人”与金钱买卖、市场交易等发生关涉的行迹就在如此主流评判体系中被无意忽略或有意蔽弃掉了。传统社会中的艺术家向来包含在这个行列里,所以他们与艺术市场的关系长久以来鲜被深度关注和研究,只是近年随着西方的中国美术史学者们开始关注艺术家赞助人、画家卖画生涯等问题并成为研究热点之后,此类传统画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才逐渐被学界广泛熟知。所以说,艺术市场古已有之,只是我们没有以现代的学术眼光来观照。艺术与市场的深层关联,将永远是艺术史外向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的美术资源至为丰富,这些资源里无疑有一部分能够市场化或产业化,但也有一部分不能够转化。艺术史研究依然是探讨艺术市场相关问题的重要基础,它包含在不可市场化的那部分中,但又与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其一,艺术史的深度研究可以为艺术市场提供一个广袤的视阈。在全面梳理往昔美术资源的过程中,自然会将诸多可以市场化的元素开掘出来。其二,艺术市场实践中涌现的不少新问题能够再度进入艺术史研究的视野,被探析被考索,进而成为研究的全新课题。其三,艺术史研究本身就是艺术市场的一个实践平台。其四,艺术市场的商业属性需要艺术史研究的严肃品格来规范。

  艺术史中的市场相关问题,除了目前关注较多的赞助人制度、画家润格、商业展览等外界问题之外,还应该包括更加贴近美术史研究核心部分的问题,即作品研究。很多常年卖画维持生计的艺术家,他们手中很多作品的创作和生成就是为了出售,跟买家、藏家之间发生直接的联系,这些作品中不乏艺术价值较高者,甚至包含了某些画家的代表作。这部分作品绝不能与同艺术家笔下所谓单纯艺术探索的作品截然分开,它们因市场而生成,要考虑购买者的审美趣尚和收藏需求,同时也要兼顾艺术家惯有的风格和爱好,所以在这类作品上呈现的艺术市场问题就不再是一个外界问题,而自然成为一个内部问题。这种带有商业属性的作品与非商业属性作品,既然是出于同一个艺术家之手,故两者之间在很多层面都能互相交融与助力,最终形成一个艺术家的整体面貌。

  如果说所谓的“应酬画”还存在艺术家为了某种交际需要、并且在临时情景下的创作与在静心常态下的创作存在差异的话,那么充满市场属性的商品画还不是这样的,它们很多也是在艺术家深思熟虑、精心营构下完成的,所以说这类问题就进入艺术史研究的核心层面。

  艺术市场除了与艺术史研究存在深刻关系外,时下作为一个学科概念的“艺术市场”也日渐兴起。它作为文化产业整体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艺术管理、艺术产业等一样都可以作为这一学科的大略命名。时下该学科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在因其广阔包容性而导致的多学科介入以及一股脑跟风的复杂情状下,我们显得对之熟悉而又陌生。该学科涉及艺术史、艺术理论、经济、管理、法规等领域,所以需要学习的课程随之很多。该专业的很多学生都抱怨学的杂,学不精。其实,杂的原因是其学科的涵容性太强,不精的原因是多数学生仅仅是忙着修完各种学业课程,而并未在这个学科内真正找到自己的方向。而这,又是所有新兴学科都要面对的情境。


美术报 时评 00003 艺术市场与艺术史研究
之关系及其他
2016-05-14 12874361 2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