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
金陵城下,秦淮河边,黄瓜园里,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展演嘉年华在这里向全城开放。与刘伟冬院长约好采访的这日,天清气爽,正巧碰上南艺全年一次的全校教职工大会,刘院长抽出间歇的45分钟时间,接受本报的独家专访。
在专访前,记者特意在学校里转转。走在校园里,迎面走过一位抱着大提琴的优雅女生,手扶曲谱双双探讨创作的同窗伙伴,三两成群嘻哈合影的毕业学子,一股青春的朝气朝我奔来,瞬间连散落在校园各处的作品都变得有活力了。
除了校园里,这届的优秀毕业作品集中展示在南艺美术馆里。总共有四层楼的作品,仔细看下来,有两点很强的感受:综合跨界与市场对接。
作为一所综合型的艺术院校,综合是它的优势。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美术、音乐、舞蹈、动画等专业互动,共同呈现,展示效果更有意思。比如作品《麦浪》,舞蹈与装置的融合,现代舞与灯光相互辉映,效果卓然提升。
记者在展厅看到,有的作品上贴着“已售完”;有的以体验价的方式,引导观众亲自一试,比如在医用托盘里制作水印作品、用拓包和墨拓印图案、短暂7天颜料纹身、干花应用制作(干花手机壳、干花装裱等)。
在与一位参展作者的聊天中得知,有的作品老师有明确的主题要求,就是要与南京文创结合。她选取了与南京相关的十首诗和南京旧称,用字体设计的方式在黄铜上镂空,做成金闪闪的书签。插在中间是EVA泡沫,两面是粘丝印白字的黄铜板书签盒中。
另一位毕业生则用植物漆在木头、竹子、陶器等材质上做了很多既有美学探索又有健康环保理念的衍生品,如:香插、镇纸、碗、发簪、项链、手串等。据她介绍,上漆的过程类似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汉族漆器工艺的一种,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要一层一层地往上堆叠,在这个过程中再根据情况做成自己想要的效果,一个器具往往需要上十道漆,花费一两个月才能完成。
毕业作品对于学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的学术技能的全方位展现,也是开启另一个新天地大门的钥匙,那个新天地当然也包括市场。在对接市场这条路上,他们无疑已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