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评论

观点

美术馆
不能只会
做“加法”

  当下,或许正是艺术大发展的好时候,要不美术馆何以遍地开花?

  美术馆多了,书画展览自然也就多了。为了让自家的展览在书画圈内有点影响,故有“标题党”的动作,不管什么样的书画活动,总要加个前缀。于是乎,所谓的“精品展”“学术展”“主题展”“纪念展”等应运而生,看似高大上的展览,实则就是一些再寻常不过的个人秀,或是如同“庙会”的综合展而已。强势的宣传是这些展览光鲜的外表,而其效果却让人长吁短叹,开幕之时的嘉宾比观众还多,而之后竟是门可罗雀。这样的场景对于一些美术馆来说是见怪不怪,早已习以为常了,因为他们看重的是展地租借费,或者是把办展览的次数作为一种政绩,这种唯“名利”的展览可以说是一些美术馆的真实写照,也是其做“加法”的根源。

  没有美术馆,于城市而言就没有“美”的存在?于企业而言就没有文化理念?于书画家而言就彰显不了实力?基于这样的思维,好事者就大做“加法”,把美术馆当作饭馆一样,盲目地建设着,结果由于定位不准、缺乏理念、模式隐晦、管理不善,定是步入“断炊”之境。如果执政者能把一座城市当作美术馆进行管理,把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特色建筑、非遗文化等当作藏品,把居民看作是艺术家,那么这样的“美术馆”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于企业来说,又何须跟风去造美术馆呢,如果真是因为企业文化、员工素质需求,可以利用企业会所、餐厅、走廊等地方不拘一格的陈列、化整为零地展出,同样能营造艺术的氛围,如果是以建美术馆的名义去圈地搞开发,那自是另当别论。这年头,先富起来的书画家也热衷于建立个人美术馆,其实这与艺术本身的发展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身价的象征而已,于此,“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小作坊”里的诺奖级科学家韩春雨等,应该是一些书画家学习的楷模。可见,美术馆的建立,并非要一味地去做形式上的“加法”。

  有了美术馆就要在展览上大量做“加法”,因为展览多,才会显得人气旺、名声响,收入也自是多多。于是,一味地迎合市场的短平快,什么样的作品都能展出。这样的展览理念、运作方法于美术馆而言,无疑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其实,在展览上于“加法”之外,还可以做减法,比如减少展览数量,以更多的物力、精力和时间来打造真正有着艺术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展览,这样“少而精”的展出,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将会出现乘积的效果,远比单一的“加法”更有意义。

  清刘熙载《艺概》云:“学书者务益不如务损。其实损即是益,如去寒去俗之类,去得尽非益而何?”如此“以损为益”的观点很新颖也很高明,于当下的美术馆建立、管理而言,也不无裨益,借鉴使用。任何美术馆的增建、展览的举办,都会有着诸多的理由,但于管理者而言,定要有“以损为益”的辩证思维,不能只会做“加法”,要“加、减、乘、除”都会做,甚至还要会“四则混合运算”。唯有此,美术馆才不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彭庆阳,艺术评论人)


美术报 评论 00012 美术馆
不能只会
做“加法”
2016-06-25 12899159 2 2016年06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