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评论

绘画与
工艺
不可偏倚

  绘画与

  工艺

  不可偏倚

  文/蒋继华(杭州)

  漆画,是用天然漆为主要材料进行画面创作的一个画种。除漆之外,还可加入颜料、贝壳、彩石、金、银、铅、锡等天然之材。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绘画性和实用性。

  漆画之美与其材料的特殊性密不可分。油性颜料入漆后,色彩变得沉稳而厚重,工艺处理后光泽亮丽,兼容并蓄。可画、可粘、可雕、可磨、可染、可泼、可塑……天然漆的半透明性,赋予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它的“关照”下,客观物体变得“混沌”起来,一方面为观众审美再创造提供了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漆干后成膜,坚韧无比。通过打磨,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妙趣横生,历久弥新。具有抗潮、抗霉的品质特点,被广泛使用在壁画或其他重要的公共场所。

  漆画之美还在于追求漆味、漆趣。它像一位少女,天赋丽质,通过反复打磨,容光焕发。大漆的黑,如同儿童的眼珠,黑得深邃,明眸善睐。蛋壳的白,白得纯净、素雅,像婷婷玉立的荷花,天然去雕饰。螺钿色泽绚丽,正如清代诗人刘应宾所言“螺钿妆成翡翠光”。漆画中的金属色彩,瑰丽而神奇,又为其增加了几分富贵和高雅之气。尤其是漆画的天然肌理,通过制作,妙不可言。

  漆画之美,更在于制作。漆画与其他画种不同,不是一挥而就,需要战略迂回,甚至需要“伏击”,故意使表面涂漆不平,撒以屑粉,填以色漆,预埋出虚虚实实的物料,然后各个击破,颇有胶片在暗房中显影的滋味。漆画又叫磨漆画,顾名思义,许多特殊的效果是需要反复打磨的,属于“慢”生活。色漆干得慢,赋予了画家更多时间思考、调整和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漆画的表现语言更像工笔画,善用罩、染、描,少了点国画写意笔法那种肆意纵横和宣泄的快感,更多是一种期待。初入者往往会被其技法、工艺、材料所迷惑,像侦探家,在破译其效果“密码”中折腾。事实上,我认为漆画的本质依旧是绘画基础能力的体现,包括造型、构图、色彩规律等综合的艺术修养。掌握绘画各方面的能力,才是漆画成才之道。

  中国当下,漆画发展呈现了一种积极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已从纯粹的装饰性逐渐走向多元化,尤其像福建省成为全国漆画的领军地域,整体艺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我认为漆画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获奖作品往往与油画、工笔等画种媲美,越来越强调绘画性而削弱了“工匠精神”。有些作品甚至出现立体、丰富的绘画效果,我觉得完全不可取。应该强调漆画本体的语言特色,即工艺与绘画的结合点上,两者不可偏倚。同时应当提倡漆画的作者从艺术基础、艺术修养、艺术能力等各方面下苦工,在绘画的现代性和工艺综合性的表现上积极拓展空间,强调漆画的平面性、简洁性、概括性、装饰性、材质性和现代性,唯此才能在世界的艺术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蒋继华,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美术报 评论 00014 绘画与
工艺
不可偏倚
2016-06-25 美术报2016-06-2500038;12899172 2 2016年06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