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永远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
■本报记者 赵丽莎
■本报记者 赵丽莎
正如今年川美油画系毕业展的前言中所写,本届毕业展的主题被归结为身份的焦虑与认定。毕业生们在关注表现当下人的各种状态与处境时,依然延续着伤痕、乡土、政治波普、玩世现实、新生代等时期的传统和文脉,表达了他们对当下中国社会的追问与沉思。一方面,他们对回忆、自恋等各种自我的或他人的状态的表达异常关注与沉迷;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形式、材料、观念非常多元,有的甚至无所谓表达任何本土意识或社会状貌,传递的这种全球经验与想象已经没有任何中国印记。然而,恰恰同样凸显着一种新的身份焦虑与认定,它是全球的,来自我们身上每一个人。不得不承认,“去身份化”正是当下全球的经验与状态。
其中,在对庞茂琨院长的专访中,庞院长也提及了这个现状。“到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西方现代主义潮流、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影响了很多人。一方面,这一代的学生在媒材、手段上突破更为多元,包括绘画也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的技法,他们会想各种办法来呈现他要表现的东西。尽管还有一些传统的方式,但是他的观念完全改变了。没有了那种一看画面就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情境,比较多的是晦涩的、私密的、片段的状态与感受。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比较关注物性本身,不明确它是什么思想,简单的说即是对形式语言的一种敏感,他觉得这样就够了,所以很多画面比较抽象。去掉其他的意识形态,去掉很多所谓的社会学因子,受单纯的物派的影响比较大。因为碎片化的这种状态,近两年越来越有这样的倾向,可能在全国都有这个倾向。”
然而雕塑系的部分作品尽管已经朝声光电发展,但是依然有多数作品保留着写实雕塑的传统。他们关注失独老人、关注保护动物,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包括对人体不同环境中的呈现,废墟与重生,不禁还是置人于伤痛的沉思与思考中。
为什么川美的毕业展总体看来依然有伤痕、乡土以及新伤痕等艺术时期的遗风,让人感觉伤痛与悲剧意识?庞茂琨院长的这段话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当今是开放多元的时代,川美虽处西南,但是现在媒体非常发达,学生看的东西跟以前不一样了。川美以前的伤痕时期、乡土时期,信息比较单一。那时就是一些老的画册、一本美术杂志,再就是政治时代下的一些政策影响下的一些创作思想,就这几个来源。那个时候产生那些艺术是必然的,他们吸收了前苏联的现实主义,经过改革开放重新反省文革,才形成那个时期的创作。包括乡土,其实也是对红光亮、假大空的一种反叛,于是才去寻找现实当中真实的、感人的,哪怕是感伤的,还有贫困的、贫穷的那种美。以前是光鲜的、假的、虚的、空的,突然到真实的生活就很感人,实际上是审美的一种转换和进步。”
重庆总体上来说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城市,尤其是对于外来文化。换句话说,重庆长期的封闭环境对新鲜的开放的东西,更愿意去了解。重庆的艺术比较接地气。生活气息很浓厚,依然保留着“棒棒”、擦皮鞋等生活面貌与城市文化。所以,在这种地域的相对闭塞与城市的开放包容之间的力的平衡,就不难理解形成了这样的生猛的当代艺术文化氛围。
在中国画毕业展的展览前言中,看到一句话“所有艺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艺术的全部奥妙在于能感人”。穿梭在川美的毕业展中,感觉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