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寄语:
校园文化建设的
核心是对学生
价值观的塑造
院长寄语:
校园文化建设的
核心是对学生
价值观的塑造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如何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增加对全国的影响与辐射,汪院长希望把更多国际优秀的公共艺术的案例与经验介绍进来。他说道,“公共艺术有它的生命力。社会发展需要软实力的提升,公共艺术恰恰能凝聚人心。作为软实力建设,公共艺术是个抓手!”
谈到如何平衡公共艺术学科背景下,大众实践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与个人化精英艺术家的培养问题,汪大伟强调说,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精英是指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能够引领潮流,并有一定的话语权。不应该把个人艺术家与社会应用型人才分割对立起来,否则会使学校又回到过去象牙塔式的艺术教育模式中去。现在的社会行行出状元,每个领域都有精英。限于传统的保守的认识,有失偏颇。至于学生成什么才,不应做专门的规格定论。”“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学校建设的本质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共识,培养学生自信、自豪以及自我认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学院用各种行为、活动,各种教学环节以及管理制度,在潜意识里告诉学生学院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是什么。另外,学校一切条件只是外因,学校提供的是一种氛围,关键还看内因,只有激发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意识,再加上好的氛围,鼓励行行出状元,业业有精英,成才关键靠自己。”
“浪漫表现不乏理性,空灵追求不失沉稳,这是海派艺术的特点。浪漫、理性、空灵、沉稳这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这种辩证关系当中构筑了今日上海的艺术面貌。追求空灵的时候有理性的思考才会沉稳而不飘。”汪院长概括了海派艺术形式的特点。有人评价上海人很务实、精打细算,不合群,但反过来,有独立性会计划,也正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就如同美院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理性的品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