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篆刻

岭上云·荣宝斋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
学术研讨会纪要

  熊伯齐(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我是1973年来荣宝斋工作的,之前荣宝斋从来没有像这次活动一样这么重视篆刻,推动篆刻艺术的发展,这是一件功德。篆刻是书法的延伸,因此篆刻风格的形成,与书法风格密切相关,前人已与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篆刻应尽力避开时风,避开“流行”,服装可以流行,歌曲可以流行,书法篆刻是千秋万代之事,所以不可以追求流行!

  骆芃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

  我是从荣宝斋走出去的,我的篆刻艺术也是从荣宝斋开始的。这次“岭上云——荣宝斋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 规模这么大、层次这么高、范围这么广在荣宝斋也是第一次。参展的每一个人都基本上代表了艺术家自己的艺术创作水平。这次展览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年龄的跨度特别大。从20世纪40年代生人到80年代,接近跨越了半个世纪,说明这个展览它有一个传承的意义,有一个继承、继往开来的意义在里面。第二是荣宝斋作为文化企业,将这次参展的篆刻作品同时推向了市场,每件展品都有售价,实际上,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展了,它的生发、延伸,所产生的经济产业链,我觉得也是很了不起的,这也是荣宝斋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也希望今后我们大家,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能够同心同德共同把篆刻艺术的事业做得更好!

  王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荣宝斋在我们心目当中是很有地位的,记得我第一次到荣宝斋是1980年,当年看到一些篆刻家能在荣宝斋挂单,很羡慕。百年老店接地气,而且在市场经济上有一定作用,第一次举办这样的篆刻展览,意义很大。篆刻的包容性很强,这两年对当代书法有各种讨论,所谓的“丑书”、“俗书”等,经常能听到。但是还没听到有谁说“丑印”等说法。不管你刻得多写意,多工稳,都有人欣赏。像陈国斌先生刻得那么放,我们印人看了也能找到某种信息,觉得也挺有意思。一些偏中庸的,汉印风格的,也是味道十足。甚至有一些民间风格的,刻得也很生拙,想法也很多,在这里面都能去找到一些欣赏的元素,没有感觉到里面有不同风格的派系之争。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总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自我的风格追求在篆刻界都能得到认可。篆刻界是很包容的。

  邹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我出国有20多年了,感谢荣宝斋提供这么一个机会。篆刻家一定是书法家,不会书法就别搞篆刻了。篆刻家可能还得是画家,是会画画的。书法在当代有墙面艺术的特点,欣赏起来会比较容易一点,篆刻相对来说要难一点。这次展览,还有市场的概念在里面,荣宝斋的这次篆刻展,将篆刻艺术推向市场,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希望这一项活动能持续下去,把篆刻的文化和市场效益进一步提高,就会越来越好。

  高庆春(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

  参加荣宝斋篆刻展,真的非常高兴!这个展览档次、水平非常高。从前期的宣传到今天的展览、作品集的出版,都做得很好。篆刻活动非常难做,大家应该同心协力把篆刻做好、做大、做强。篆刻界的同仁们,要不断把自身的修养、篆刻做深,不断补充养料,朝着努力的方向与既定的目标深入挖掘、深入地走。我们还要有一种时代的担当,除了自身的篆刻要做好,我们要有责任不断地去影响周边的人,来扩大篆刻爱好者的队伍。

  徐海(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书法系主任)

  今天坐在荣宝斋感触万分。篆刻在当代还没有产生什么争议的原因,我感觉是篆刻和书法比起来,篆刻的表面技术难度比书法高。每个人拿起毛笔都敢写,但不是随便一个人拿起刀就敢刻。当代搞篆刻的群体在扩大,创作的天地也很宽,现在篆刻的文献材料比明清、民国期间都要丰富,所以没有理由搞不好。还有篆刻的风格问题,任何风格都有好的,都有不好的。希望荣宝斋这个篆刻展能够延续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地更加升华,更加专业。

  崔志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荣宝斋的这个展览,在人员选择上特别严格,将学术、水平放在第一位,荣宝斋范存刚先生很有专业眼光。当代篆刻是历史的高峰,是超越古人,超越前人的,尤其近30年,我们篆刻作者所看到的文献资料,古人是不可想象的。从篆刻的人数上来说,30年前一直到汉代,所有搞篆刻的加一块儿也不一定有今天人多,所以说我们不能厚古薄今。

  张公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家》副社长、副主编)

  首先在当代的中国画、书法和篆刻这三门艺术当中,将来能够留到历史上的,篆刻家应该是最多的,而且当代篆刻代表了历史的一个高度。留到历史上一定要具备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共性就是这门艺术所共同遵守的规律,也就是篆刻有篆刻的艺术语言和规律。还有就是个性,目前篆刻人员这么少,但是风格又这么多。第二是关于荣宝斋这次展览,在中国书协和中国篆刻院做的篆刻大展的优点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第三个谈的是荣宝斋,范存刚先生本身也是书画专家,百年老店荣宝斋现在把学术放在前面,以学术带动经营,我觉得是荣宝斋的一个转换,一个转型,我觉得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朱培尔(《中国书法》杂志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都知道荣宝斋的品牌影响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个展览对参展人员的选择,它一方面是对我们当代印人的一个肯定,对我们篆刻几十年以来一个重要的总结,又是对我们的一个鞭策。篆刻的展览活动,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人参与,但是它要有高度。我们老一辈篆刻家每次活动都能看到他们新的作品的出现,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尤其是对年轻的篆刻家来说,是不是也应该一样有这样的一种动力,一种创造力。

  王登科(荣宝斋《艺术品》期刊主编)

  非常荣幸参与了岭上云篆刻展从开始策划到最后展览开幕的整个过程。篆刻虽然是小众,但就是由于它是小众,所以更需要庄严地去对待。我们说庄严佛净土,佛要金身,那么艺术也需要。像今天篆刻展展厅、展柜、灯光等一系列的高端布置,都是沿着这个原则来进行。荣宝斋从今年开始陆续做了“世纪的背影——荣宝斋藏近代京派绘画展”、“墨鸳鸯——荣宝斋藏近现代楹联作品展”、“荣宝斋当代名家书法年度提名展”、“荣宝斋当代艺术名家学术对话系列展”等一系列展览,荣宝斋会沿着自己学术和市场的视野将活动继续做下去,这也是荣宝斋文化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这一次篆刻展,会有更多的篆刻家纳入到荣宝斋画廊和全国各分店挂单的行列。


美术报 篆刻 00023 岭上云·荣宝斋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
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6-08-20 12931634 2 2016年08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