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书法

太湖风书法二十家(上海)展

  本报上海讯 记者 蔡树农 10月13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无锡市文联主办的“太湖风书法二十家作品(上海)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来自无锡的20位中青年书法家的100件作品,汇集于此进行展示交流,也是这个书法创作群体走出无锡的又一次亮相。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迟志刚,无锡市人大副主任曹锡荣,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孙志亮,无锡市人大副秘书长杨清华,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陆惠玲,上海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琪,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卫军,上海市书协顾问钱茂生,上海市书协副主席戴小京、丁申阳、张伟生、王国贤、晁玉奎,著名书画家应诗流、胡传海、孙家阜、杨勇以及参展书家代表孙璘、刘川、程伟、郁枫、蒋震宇、耿明霞、庞现军、周建明、张永锋、方芳等百余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市书协驻会副主席李静主持。

  太湖三万六千顷烟波云涛,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参展的20位无锡书家,以60后、70后为主体,都为无锡书坛的中青年创作骨干,自觉深受着这方水土的滋养,他们视传统经典为正脉,继承本土前人乡贤的艺术精神,不断使心灵和境界得到升华。并善于从书法传统经典中汲取养分,不玩弄技巧,不随流俗,用心于主体情性的表达,形成了清新、典雅、俊逸的地域书风。

  与此同时,这些书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同质化发展已成为必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有在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梳理、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发掘细节,注重细节,寻求差异,保持差异,从而才能和而不同,异彩纷呈;才能思变则通,展露个性;才能力求呈现具有地域特点的有益的探索与追求。从作品中可以解读出这个创作群体身体力行,善于思考,生发出的正大清新气象。其书风温雅中见刚峻,流丽中显倔强,如同样擅行草书者,有的节奏平和、线条圆润,有的则用笔峻爽,细节精微;有的以篆法入隶,融入汉画像刻石的率意随性,隶书古拙自然,气息浑厚,具有较高的形式之美。

  2001年, “太湖风”系列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场展览后,已走过15个年头,期间先后在南京、大连、无锡等多地展示交流,以推作品、推新人为着力点,已成为无锡书法的一个品牌,更是无锡文艺事业发展中的一张名片。尤其曾于2013年、2014年在无锡举办了行草书、篆隶书、正书、篆刻、刻字5场“太湖风”系列八人作品展,引起广泛关注。此次赴上海展出,是继2015年在合肥、贵阳、广州进行巡展后走进第4个城市,标志着太湖风书法系列实施“走出去”计划进入第二个阶段,策展者期许以此为契机学习和研究海派书法艺术,以期助力无锡中青年书法家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投身于书法创作实践之中,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示和传播无锡地域书风,使太湖风吹得更广更远。

  由策展人孙璘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太湖风书法二十家作品集》于同日首发。


美术报 书法 00019 太湖风书法二十家(上海)展 2016-10-22 12966227 2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