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评

绘画的“七分饱”及“悄悄话”

  俗话说“吃饭吃到七分饱”,这是人类养生的一种形象说法,也是医学专家经过大量研究证实的科学结论。意为我们每餐吃七分饱就完全可以保证营养成分的摄入,不仅能保持头脑清醒,还能起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效果。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大脑与我们的胃口并不同步,往往慢半拍,待到大脑反应出吃饱的信号时,其实已经过头了。也就是提醒大家吃饭不要吃得太饱,只要觉得不会饿着就可以。否则,多吃一口,就物极必反,成负担了。

  最近,我与几位画友观看中国一位著名人物画家的作品展时,注意到一个现象。他画的几幅山水小品比他画的人物好;人物画作品中,动物比人物画得好;而人物画的衣纹处理比脸部好。原因很简单,他画山水时由于没有了造型上的束缚,完全放开了,注意力集中在构图、笔墨等艺术语言的表达上,更注重趣味性,而且有大量的空白,非常轻松。而画人物的头部却过于认真,面面俱到,比较拘谨而显得有点啰嗦。所以有一位画友提出,画画也要像吃饭一样“七分饱”就够了。许多画家,往往受到客观物象的约束而追随不断,觉得自己的画面没有完成,或者觉得还有能力深入下去。其实,等到画家认为画够了的时候,往往已经画过头了。几年前,我与研究生在教室里用水彩画人体写生,由于对象丰富的造型和色彩变化,我的笔始终没有放下来,结果是画蛇添足。后来学生们说,老师,你画到一半的时候最精彩。我现在重新修改这批作品,都是在做“减法”,但已经失去了当时的生动感了。减法,的确很重要,尤其绘画的技法能力足够时,注意力要放到整体画面处理上。过犹而不及,所谓画画是在画修养,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

  适时的能够停下画笔,也是画家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郑板桥有语云,“画到熟时,是生时”,绘画的技术越熟练,越要谨慎,才能实现由熟而后生的艺术境界。只有当我们在一个阶段以后感觉到了“生”,才能进入另一个更“熟”的天地。生,其实是对当前自我的否定,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不断否定自己,不断上升,以臻完美。因此,绘画艺术的“完整性”在于画家个性的强调,在于构思的巧妙把握,在于构图的新颖布局,在于形象的深刻感人等各种形式因素协调的结果。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讲到,画虚比画实更难,犹如中国画中的空白,要做到笔不到而意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虚,不是无,不是空,不是简单,虚要虚出内容,虚出味道,虚出内涵。这样的虚,要反复斟酌,要比实难画多了。这大概也是“七分饱”的意思吧。

  比较讽刺的是,本来,“吃饭吃到七分饱”是一个科学的结论,我们这样私底下的议论完全可以开诚布公,但却碍于情面,只有在私底下悄悄交流。的确,现在画展开幕式后一般会开一个关于该画展的学术研讨会,尤其要请一些权威的美术评论家发言。事实上,所谓的“学术研讨”,并不是大家敞开心扉地诚恳提意见,就画展艺术成就的正反两方面做认真研讨,而是讲上一大堆“好话”。但是不是作品真的到达了那个高度了呢?真的就是那样完美无瑕了呢?我看未必,而私底下看展时随意的“悄悄话”,却显得非常真切,是观者的肺腑之言。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讲的“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个疤”,往往看他人的毛病会变得异常敏锐,看自己的作品却熟视无睹。所以画家自己久远没有“觉悟”,不断在重复自我,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画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有一种做学生的虔诚心态,不断叩问,不断反思,才有不断前进的可能。但是,画家要听到真话并不容易,如果研讨会上讲真话,尖锐的批评意见与会场的气氛格格不入,十分背时,办展者也未必愿意听。事实上,听奉承话一点好处都没有,我的研究生要来看我的画,我对他们有一个要求,每人都必须指出我画面上的一个缺点。的确,喜欢听奉承话,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金玉良言、苦口良药”只有明白自己的“症结”所在,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治疗毛病的方法,才有可能保持肌体的健康。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展览会上,我们在作者背后品头论足,毫无顾忌,但往往一针见血,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只可惜,办展画家本人并没有听到我们讲的“悄悄话”——真实的声音。否则,他的艺术水平还会更上一层楼。前几年,中国美院有一位前辈老师同我讲,年轻时向老师学,中年时向同行学,老年时向学生学。我觉得此话极有道理,这里将人生三个阶段的学习过程都讲得非常明白。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诚态度。许多人都以为画家“越老越值钱”,事实上,这只是发生在极少数几个特别有悟性的画家身上,比如像黄宾虹这样。但据我观察大多数画家越老越不行,思维不再敏锐,新知识不再像年轻时容易接受,资格越来越老,恭维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听不到“悄悄话”,固步自封也就成为必然。


美术报 时评 00003 绘画的“七分饱”及“悄悄话” 2016-11-12 12976024 2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