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书法

双人走笔多双响 秦汉力柔孰为寻

秦风汉韵——陈松长 朱永灵书法艺术展

  中国是书法的母国。书法自它始创的那一刻起,在非常漫长的一段时期内不断地演变着“书法”之法的各种各样的突破,就像人类婴儿的生长,虽然幼稚却对“成人”至关重要。中国书法的五体推衍,根本上说是书法之法的重大的颠覆性的改头换面,没有书法之法的“其命唯新”,篆、隶、真、草、行的五体切换应该难以发生。所以,最讲究“技进乎道”“游于艺”的中国恰恰是把书写行为称作书法的,而不像日本把书写视作“书道”,韩国把书写视作“书艺”,艺道的崇拜、强调固然是书法的高级阶段,但在几乎出于实用主义为目的的中国书法。如果不讲究法则,不注重法则的基因突变,书法的诸多美好附着价值往往会体现不出来,只有具备了书法之法的关键研发,中国书法才能绵延数千年擎托起璀璨的书法星空。自然,不管书法如何气象万千,神奇莫测,在总的星座位置上,篆、隶、真、草、行五体即意味着五法,这个五法是保证书法星空五光十色运转的不二定位,书法的任何太极变幻均不出五体、五法的“唯此唯大”。再伟大的书法家,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宝藏都会感叹自身的渺小,都会为自身的无能为力而肃然起敬。

  “自上世纪初发现西北汉简以来,随着大量的秦汉简帛文字资料的出土,那富有视觉冲击力、艺术感染力的秦汉墨书文字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如果你要‘取法高古’的话,那么,就不应只是‘印宗秦汉’,而应该是‘书宗秦汉’了。”这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为他和实力派书家朱永灵“秦风汉韵”简帛体书法艺术展所写前言《书宗秦汉的联合尝试》中的一节话,确实是书法学者的洞察之言。陈松长、朱永灵“秦风汉韵”展系韩国国立庆北大学、(中国)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办,尹在硕(韩国)、王小椿、张智重(中国)策展的围绕简帛体书法进行的有学术色彩的跨国交流展,韩国国立庆北大学秦汉简帛研究专家尹在硕教授认为:“甲骨文在19世纪末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发现以来,马王堆遗址、郭店楚简、信阳楚简、北大汉简等,20世纪一系列新文字文物的发现,为我们创造了进一步接触历史的实体的契机。”篆隶相杂的简帛书除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补缺、证疑、新说作用,就目前已经出土的上百万(支、块)简帛文字来看对书法领域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直接和潜在的价值,无论笔法、书体、章法、墨色、材质均提供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第一手墨迹,从中当然可以发现“书艺”、“书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书法”的意味还是首当其充,什么书卷气、庙堂气、禅佛气统统是后来文人书法自觉时期的经典产物,而简帛体书法文字弥漫着的正是文字法则自身的魔幻色彩,特别是掺和着篆、隶、草,甚至某些楷书形迹的混元交响非常震撼。倘若再深一步,秦汉简帛文字还隐含着被今天奉为现代因子的笔法结体,到底该如何理解、如何消化简帛体的种种曼妙和不可知性,或许对书法界仍然需要时间才能完成,或者说,秦汉简帛能否成为另外一个意义上的书法正宗,尚有待时间印证,好在那些嗅觉敏锐,又有能力摄取的书法家捷足先登了,陈松长、朱永灵是身体力行、可圈可点的两位。

  对于陈松长,他的老友,李学勤、裘锡圭领衔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办中心”主任、书法篆刻家刘绍刚有知心的评价:“松长兄在书法篆刻界,也是资深人士了。他早年编写过的《马王堆帛书书法》,在书法圈里很有影响,他还编写过《湖南新出土古代玺印》等书,也为研究玺印和篆刻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但是他的书法为人所知,却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因为和松长先生熟悉,我知道他其实很早就学习马王堆汉简、帛书的书法,由于整理工作和编辑出版了许多相关研究的专著和论文,马王堆书法的魂,早已融入到他的笔下,所以他写的马王堆帛书、竹简风格的作品,颇得其中三昧。后来他又攻习章草书法,不知道是因为新出简牍中有章草的缘故,还是他之前有写古隶的功底,他的章草也是入手就不凡,起步就高!”的确,湖南人陈松长是国内少有的研究简帛书的专家,而且亦能以学者身份写一手一般书法学者写不到位的书法,“唯楚有才”,湖南近现代历史上涌现的杰出人物数量之众、质量之高,堪称奇观!

  “朱永灵于书法出名甚早,早在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展即折桂夺冠,不过却甘心自我边缘,乃至当代书坛,几乎都忘却了这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实际上,他从未离开书法,走在书法的边缘,却处在书法的中心,朱永灵是当代少数几个在草书隶书领域做出成就的卓越书家,也是书坛少有的具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家,游于艺而沛然胸次。”随同前往参观展览的青年书评家丁剑如是点赞朱永灵书法艺术,亦可引为不谬之赏。苏州旅京书家朱永灵除了中国书协会员唯一的一个头衔,却写出了能绝对代表当代最前沿创意高度的“简帛体”书法,一是根植于他过硬的书法技巧(法则),二是源于他的思想触须。他的自创的简帛体书法不计较表象的形似,而是完全重构组建,最了不起的是他居然又完全使用古代简帛文字的零部件,高古入神。他抛弃了秦汉简帛书的“书匠气”,智慧地将草情楷意圆融于简帛书,复将文人气、佛禅气注射进古代简帛文字的胴体,从而创造性地书写出了朱永灵强烈风格面目的“朱简帛”,并且,即使是相对定格的“朱简帛”依旧向着方不一式、圆不一体的多维层面尝试变化,浓淡、疏密、轻重、欹正……无不摇荡着传统与现代嫁接的可能性,温和的现代、活化的传统使得朱永灵的简帛体书法不拘一格,罕有比肩。

  “本次展览望能给韩国书法家和篆刻家提供秦汉简帛中丰富、多样的汉字样式以及能多多体会优雅书法艺术的机会。另外,也期望能够给文献研究专家提供简帛文字的特征和演变等学问方面的成果。”展览期间,陈松长继续作为中国一流简帛书专家在韩国庆北大学为同行和同学作访问讲座,他与朱永灵“秦风汉韵”的展览就放在庆北大学的博物馆,与学术讲座交相辉映。

  “帛简遗真窥古法,书香庆北喜承霖。双人走笔多双响,秦汉力柔孰为寻?”杏黄枫红松青的韩国庆北大学今年的冬天又多了一份“秦帛汉简”的清香。


美术报 书法 00027 双人走笔多双响 秦汉力柔孰为寻 2016-11-26 12984765 2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