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书法

文章导航

震撼的聆听

——参加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书家感言(一)

  震撼的聆听

  ——参加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书家感言(一)

  ■刘颜涛(河南安阳市书协副主席):

  作为常年工作生活在最基层的普通书法工作者,去年被中国书协推选为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这次又作为中国书协代表团成员,参加第十次全国文代会这样的全国文艺界盛会,让我亲身体会到了中国书协倡导的“为书法界扬正气,为社会传播正能量”,这也正如刘熙载《艺概》中说的:“高韵深情,坚质浩气”。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是一支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让每个文艺工作者感受到亲切关怀的同时更深刻领悟到了以文化人,书以载道,“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个殷切期望,第一谈到的即是“文化自信”,这对我们从事书法创作尤具纲领性指导意义。中国书法历来讲究“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这正是“笔笔自信”的艺术结晶。“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而书法恰恰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门艺术形式。落实到我们的书法创作,就是要敬畏传统,崇尚经典。从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上对传统经典进行持久深入的挖掘和阐发,而这种挖掘阐发,需要摒弃浮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有了这种奈得住寂寞和稳得住心神,才能静而生悟、悟而有得,才能真正体悟到传统经典的博大精深,玄妙大美。而简单地把最具“中国味道”的书法艺术,予以“美术化”和西方的“形式构成”。那种只重感官刺激而不能慰藉滋润心灵的尚奇猎怪作品,体现不出书法艺术所依附的中华文化精髓、中国审美追求、中国价值观念。而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书法艺术,如果丢失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是没有了地气,当然也就没有了底气,这样的作品自然更不会有生气。这种没有隽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荡之气的作品,既不能立之当世,更不可能传之后人。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很大篇幅讲文化自信时,谈到了“历史感”,这种史学观,与我们对文化的传统、进而书法传统的理解至关重要。“历史是一面镜子”,具体到我们的书法创作,只有从中国书法史中,从各种书体的渊源与流变中,才能更好地认清书法本原,参透经典,认识自己。以视野的广度、精神的力度、思想的深度,真实地与历代经典对话。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才能无论在什么样的风潮变幻中都站稳脚跟,“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守书法之正道,走书法之大道。

  “真水无香”、“返朴归真”、“大道至简”。我们只有以婴儿般好奇的眼睛和信徒般虔诚的意志,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能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才能达到书法艺术“不激不励,风规自远”的艺术境界。我们只有尊重书法发展的历史,遵循书法的本体规律,不忘初心,坚守艺术理想,踏踏实实为艺,干干净净做人,德艺双修,把人生有限而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才能努力创作出更多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王卫军(江苏省书协秘书长):

  用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习总书记的讲话使我们深受鼓舞,备受激励。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嘱托,奋发有为,理直气壮地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优秀的传统中汲取营养,在扎根经典碑帖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时代精神融入笔端,书写人民的伟大创造,书写时代的精彩华章。

  今天的中国以劈波斩浪的勇气和决心,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也在信仰滑坡、环境污染、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社会风尚等方面暴露出许多令我们不安的问题和困难。面对诸多问题,作为文艺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当一个袖手的旁观者、评论者、抱怨者,而是要勇敢地反观到我们的缺位与缺失,自觉用文艺的方式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以我们的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我们的人品艺德引领社会风尚,推进文明发展。

  ■韦斯琴(安徽省书协副主席):

  11月30日,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用一个半小时,娓娓地讲完他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定位,并耐心地给文艺界朋友提出了四点期望。他以文学的语言阐述着世人苦苦寻觅的文化真谛,更以哲学的思辨剖析了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领域里存在的诸多弊端,又以博大的情怀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往经典的阳光之道。

  因为会场没有文字稿可阅读,代表们的心弦都跟随习主席的思路激扬、舒展,越听越入迷,越听越明晰,越听越有动力,越听越有信心。

  以女性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的总书记,不仅有魄力,有魅力,更有磁力,在他悠悠的阐述中,我看见了中华民族挺直的脊梁。

  总书记曾在《我的文学情缘》中,谈到他年轻时,阅读过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这一次的讲话,总书记便特意引用了托尔斯泰说过的话:要想写出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的小说,且让他们为之哭,为之笑,并热爱着生活,那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聆听总书记这样的讲话,我们内心的振奋与不安已交织成一份强大的创作欲。我深感作为艺术创作者,在祖国日渐强盛的今天,我们得到的太多,而创作出的真正有分量的作品却太少。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在繁荣的同时也变得浮躁而肤浅。书法作品创作更流于技而失之道,有形无质。我们的书法展览层出不穷,但作品的可读性却日渐凋零。虽然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但书写内容却仍沉浸在唐诗宋词与古文观止里,与这个时代几无瓜葛。如此蔓延,再过几十年,我们的后人再来阅读故人的书作,他们会觉得停不住视线,更无时代记忆。

  习总书记在这次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为艺术界阐明了文质兼美的创作宗旨。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文学界、影视界的事,也是书画界的大事。书法艺术应该充分表达这个伟大时代的脉动,以我们精妙的笔墨书写幽微处的美善,传诵黑暗之后的光明。

  聆听是安静的,但震撼却是文心的大爆发。在我们已被点燃的创精品的动力下,文艺的春天已然来临。

  (第24版续)


美术报 书法 00023 震撼的聆听 2016-12-10 美术报2016-12-1000018;美术报2016-12-1000019;美术报2016-12-1000021;美术报2016-12-1000029;美术报2016-12-1000030;美术报2016-12-1000031;美术报2016-12-1000032 2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