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源归大地

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家双年展暨
第十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双年展在杭举办

  本报杭州讯 记者 周懿 最近这两周,如果你恰好路过杭州西子湖畔的南山路,在金色梧桐落叶归土的缤纷中,中国美院美术馆门口的巨幅大地色招贴给这个骤然降温的冬日带来了接着地气的暖意——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关于大地、关于泥土的展览。12月12日上午,“2016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家作品双年展”暨“第十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回溯历史,1998年的初秋,在南山湖畔的中国美院老会堂美术馆,当时陶瓷艺术专业的几位老师组织并策划了第一次“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18年,一个婴儿可以从呱呱坠地,走到“成人礼”;18年,一场展览可以成为一个学术品牌、一场受人尊敬的典礼。2014年,在“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与转型,“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应运而生,逐步成为国际当代陶瓷艺术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学术展览。今年的活动由“2016杭州国际陶艺双年展”“(2016)第十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及“2016杭州国际当代手工艺术论坛”3部分构成,主题为“源·归”。“源·归”,是思源、寻源,是归根、归本,是18年后的初心回望,也是对陶瓷发展、哲匠根本的历史回溯,更是为了厚积薄发提供动力。

  “2016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邀请了3大洲9个国家共36位艺术家参展,含括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芬兰等国家,作品形式涵盖陶瓷器物、陶瓷雕塑、影像装置等多种类别,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国际陶艺创作的最高水平。“第十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则邀请国内36个艺术院校和陶瓷产区的130余位新锐艺术家参展,他们的作品具有时代的艺术特征,强调泥土在窑火中的淬炼,进而建构个体思想的表达。

  本次展览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国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认为,“在这些参展艺术家的眼中,陶瓷艺术不止于实用的功能之美,在器物形态多元的背后还隐藏着人性的关爱、认知的‘源归’。”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将“哲匠精神”贯穿于美院的教学理念中,他在本次展览序言“陶工之醉”中,以一种诗意的笔触描绘了陶工良匠的手作日常,“听泥坯的声响,听陶土的呼吸,听光线在上面旋转的灵晕,通过这些倾听,他(陶艺良匠)的精神已经达到了一种纯然的沉醉。”

  陶瓷,这一种生于大地的质朴艺术,在泥土与火焰中绽放,以容器的方式承载人类的思想,而后通过一件件器物将寄托其上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美术报 要闻 00001 源归大地 2016-12-17 12997616 2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