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9版:专版·画家

文章导航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留清气满乾坤

  ■张建新

  应人民美术出版社之邀,近日刚完成了《画梅花》一书的书稿。因为这是本综合性专著,所以不得不向古人请教。翻阅品读了大量古人的梅画名作和相关画论,倍感中国绘画的宝库,蔚为壮观,博大精深。真有常阅常新之感,受益匪浅。

  纵观历代画梅画名家作品,其中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印象颇为深刻:特点之一是“寓意性”。即画家往往都把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寓于作品之中。如:元代画梅名家王冕,他的墨梅图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鲜明地反映了画家的气节和抱负。清代画梅大家李方膺的梅画册“挥毫落墨纸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则是借画梅寄托其普惠天下的心愿情思。众多画家借梅抒情,寓意梅画,笔下之梅皆有感而发,把梅画当作托物抒情寓意的载体,赋予丰富的人文精神,成为古人画梅的共同特征。特点之二是“写意性”。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中提出:“我们的绘画,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写意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不苛求工细,只求精炼之笔勾勒景物形态,注重客观物象的神韵和画家的主观情致,是一种形简意丰的表现手法,这一创作理念不仅在古代绘画中最为推崇和常见,而且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得到普遍的认同和传承。清代以前,古人画梅几乎都采用勾勒法(也称双勾法),这是因为勾勒法更能体现写意的书写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人的梅花是写出来的,所以才有书卷气和清雅神韵之妙。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领悟和借鉴!


美术报 专版·画家 00039 只留清气满乾坤 2016-12-31 美术报2016-12-3100018;美术报2016-12-3100019 2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