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朝阳——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
本报讯 记者 夏超 在丁酉鸡年的新春即将到来之际,1月13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凤鸣朝阳——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国博从馆藏中精选出118件有关鸡题材的作品奉献给观众。
鸡常常被人们比喻为凤凰,《山海经·南山经》中描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皇”。凤作为神话传说中的图腾动物,其形象的现实来源之一应是拥有美丽羽毛的五彩雄鸡。鸡位列十二生肖之一,成为禽类的代表,给属鸡的人带来许多美好的遐想。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鸡,知时畜也。”鸡能啼晨,被称为“长鸣都尉”,鸡鸣,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在古代,鸡是一种承载德行与正义的动物,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浓厚的神秘色彩。鸡谐“吉”音,意喻吉祥,历朝历代都有正月初一“贴画鸡户上”的风俗习惯,祈求纳福和吉利,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鸡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被赋予了众多优秀的品质,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由于鸡的美好象征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下,以鸡为题材的艺术创作都非常丰富。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不少描写和赞美鸡的诗句,如五代徐夤《鸡》诗:“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唐寅《咏鸡诗》:“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漫天星”等。民间有以鸡为题材的对联:“鸡催千里晓,春启万户门”等。在中国的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中更是常常可以发现鸡的身影和形象——雄鸡报晓的英姿、金鸡独立的美态、母鸡带着小鸡的温馨等等。还有大量的民间剪纸、刺绣等作品都表现了鸡的美丽可爱。
展览分为“雄鸡报晓”、“金鸡祈福”和“酉鸡新语”三个部分,涵盖了绘画、陶瓷、玉器、青铜器和民间工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我国不同时代的艺术特点与魅力。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迄21世纪的今天,横贯古今,虽都以“鸡”为题材,但是形态不同,各具特色。展览用艺术的形式为丁酉鸡年的到来啼鸣报晓,生动活泼,雅俗共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趣味。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