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聚焦

江山常青

中南海怀仁堂《江山万里》创作背后的故事

  (上接第4版)

  二、“心中的丘壑”

  看3位画家自己的作品,能看到他们独有的成熟的个人风格。可在这幅合作作品中,3人的创作却显得非常和谐,找不到属于个人的印记。原来在创作时,大家没有明确的分工,常常一座山峰,你画几笔,我补几笔,藏起自己的锐气,相互追随着彼此的步伐前行。也没有因为长幼而产生尊卑的芥蒂。这幅画作的正稿,最早的起笔是黄山。童中焘大笔一挥打出了大致型,卓鹤君接着进行墨稿皴擦,而后两位前辈鼓励“向迅上,向迅上”。陈向迅回忆起来,恐怕那时,两位老师担心他作为晚辈不敢动手,才不停鼓励他,“逼”他大胆上手,让他打消了顾虑。

  总结3人合作默契的原因,卓鹤君认为,基础很重要,3人都在中国美术学院工作,原本就相互熟悉;大家都有很好的中国画技法基础,中国美术学院一贯以来延续不断的中国画教学传统,使他们对中国画的创作有一脉相承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心中的丘壑”——对祖国大好河山有共同的热爱,对天地山水之美有相同的理解,放眼河山产生的大胸襟、大胸怀,使他们在合作时能彼此包容和肯定。

  画面以长江为核心,将祖国东南西北各地的标志性山川景致串联起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正如《长江之歌》中唱的,雪山珠峰、黄土高原、三山五岳、峡江奇险、太湖平缓……长江一路东奔,串联古今,巨浪荡涤尘埃,涛声回荡天外。实际上,3位艺术家在平日的积累中,这些山河景致大多都已亲自用脚丈量,用心绘写,早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了。而为了每处景观能够更加精准严谨,创作之初,童中焘找来了几大摞的画册图谱。3人仔细比对筛选,取舍立意,最终确定了画面需要的景观。

  三、“山河壮丽”

  在创作之初的构思阶段,3位画家对于画作整体的基调和意境做了很多的假设,“秀丽”“雄壮”“辽阔”“巍峨”……这些词汇都不足以概括画家们内心的期望。寻思很久,大家终于定下了基调——“壮丽”。陈向迅说,“‘壮丽’是大美中带着秀丽,是清远中的辽阔气象,是雄伟中的壮观境界。”为了追求心中的意境,这幅作品中大江南北景致的章法布局将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三远”视觉观念都融合进来。山峰的高伟,山峦的深邃,平原的辽阔,随着目光的游移,产生一种可卧游仰观,又可飞升鸟瞰的情境。

  在设色方面,则选择了雅致厚重的青绿。一方面,体现了群山遍绿的勃勃生机,是河山欣欣向荣的生命韵律。另一方面,画家们也考虑到这幅作品将悬挂于中南海怀仁堂中,需要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空间气氛。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的层层渲染过程中,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反复。又在部分山峦云水间上敷上金粉,在清雅中营造出辉煌的气势。后方的雪山,为了画面的和谐统一,则在多次试验后,放弃白粉的使用,而选择银粉进行渲染。

  在捐赠仪式现场,记者注意到,木炭草图中央画了一个圈,表示该处要空出来,因为在电视机前呈现的正好是领导人物的位置。于是该处原先勾勒的水纹擦去,调整为以淡花青敷色。

  而在草图中,我们能看到一些诸如东方明珠塔、黄鹤楼等著名的标致性建筑,但在完成的作品中,这些建筑却“消失”了。对于建筑的取舍,画家们也经历了反复推敲——保留建筑,能更有地标的指示性,但是却会使画面的整体格局变小,影响气势。最终,画家们决定在作品中不出现建筑,得到一种更加纯粹的山水景观,呈现天地间的雄浑气魄。

  1999年9月,画作正式完成。作品被悬挂在展厅大墙上,所有聚光灯将画作打得通亮,陈向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由衷地感叹,“真的漂亮啊”。之后,童中焘、卓鹤君、陈向迅以及书法家祝遂之4人一同受邀,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进行画作最后的布置工作。祝遂之受邀为画作刻制并加盖“祖国万岁”“江山如此多娇”两方大印。据说,当时光为盖印,祝遂之就鼓捣研究了整整一个上午——生怕这半年多创作的画作,盖不好印章。

  当这两方印章缓缓被提起,一切顺利。

  ……

  18年了,当这些往事再次被提起,当事人的回忆仿佛长江的涛水奔涌而来。如今的草图捐赠,将聚光灯再次聚焦到那幅背景中的壮丽河山中,聚焦到那些在画作后为此而付出的人们身上,也如同一场岁月如歌的仪式。这次的捐赠得到了童中焘、卓鹤君、陈向迅3人一致的默契认可。卓鹤君说,“能够创作好这幅画,把自己的所学所知都尽力地表现出来,是我的荣幸。”陈向迅认为,这组草图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入藏学校美术馆是一件好事。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少辉煌的过往也成往事。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画家们依旧延续着几十年如一的低调生活。唯愿江山常青,山河常美,中国的绘画艺术发展也如滚滚江水,代代传承,浪浪相逐。


美术报 聚焦 00006 江山常青 2017-03-04 美术报2017-03-0400018;美术报2017-03-0400019;美术报2017-03-0400021;美术报2017-03-0400022;美术报2017-03-0400023 2 2017年03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