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专版·服务

文章导航

儿童兴趣与学校课程实施

  编者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美术报少儿艺教服务版也重装上阵了。在这里,我们会走近一些美术教育大家名师,聆听他们对美育的哲思,我们希望能够在此再现来自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声音,我们还会专门辟出栏目留给喜欢在艺术天地自由创想的未来美术之星。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它能够带来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这些教育手段对塑造完美人格的积极作用,更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很难全面兼顾且有效实施的。教育最本质也是最终极的目的,是要培养具备完美人格的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此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的栏目也显得非常有意义,它将全面呈现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所思所想和艺术教育工作的美好成果。

儿童兴趣与学校课程实施

■冷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兴趣,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我们常挂嘴边的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对兴趣的重要性,我们有高度的认同,但是在学校课程实施中,我们对于兴趣的把握却不那么容易,尤其在面对一个庞杂的课程建构时,儿童的兴趣,成为一个飘忽不定的主题。在课程开设中,我们很多时候考虑的是国家规定了哪些课程,学校还能够开发什么课程,而不是儿童真正需要怎样的课程。在课程的推进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顺利推进学校课程,而不是每一个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儿童兴趣与课程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错位与冲突。出现这样的错位状况,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外,还源于认知偏差。如何让课程的实施真正基于儿童的兴趣,激发儿童兴趣,发展儿童的兴趣,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兴趣的认知

  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持续的动力,标志着个人和他的行动、内容与结果之间没有距离。在《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一书中,杜威把兴趣、意志、努力和训练结合起来,他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兴趣是统一的活动。兴趣是一个可以贯穿活动始终的统一体,而不只是一时、一事的短暂注意。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兴致盎然地开始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但是,为什么很多的孩子后来没有了学习的兴趣?那是因为兴趣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兴趣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心理因素。最初的兴趣往往是短时兴趣。短时兴趣与长时兴趣不同。它更多是一种注意力的吸引,更像一种灵光闪现,而长时的兴趣是对某一内容与行动的持续的关注与热情。所以在儿童的兴趣中,既要关注短时兴趣的存在,细心体察学生兴趣所在,又要善于以此为基础设计有阶梯的课程,将短时兴趣逐步引入长时兴趣,这就可以避免课程的学习也陷入一时兴起,铩羽而归的魔咒之中。只有通过充分发展的长时兴趣,才能够将一门课程真正引向深入,将兴趣引向更加持久的素养与能力。

  了解兴趣的方法

  如何了解儿童的变化着的兴趣呢?实践中有很多方法可以选择。总的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充分移情与倾听,就不会离学生的兴趣太远。

  首先是移情。移情就是以充分的体察心,去观照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正如教育学者黄武雄所说“一个人如果忘了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也便不能谈教育,也不会是个好父母、老师、校长。”每一个人都是从儿童时代成长过来的,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困惑竟然如此相似。学会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以同情心、同理心去体察孩子的兴趣,理解他们的心情,和儿童进行沟通交流。

  其次是调查研究。调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发放大样本问卷,设计一个合理、有趣的学生问卷,可以问学生“你最喜欢这学期学的哪些内容?”“你在学校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你最崇拜谁?”只要你的问卷足够有针对性,学生总是很乐于与你交流想法。记得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曾经收到这样的回答,“我在学校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看蚂蚁”。看似很不着调的回答,却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兴趣的原点在哪里,这是非常好的兴趣的基础。当然这样的问卷设计不只是用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为了解情况所用,在整个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过程中,都可以使用。在学校课程实施中,更多地听学生说,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体会,随时调整教学方向,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个体兴趣与集体学习之间的矛盾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强调给学生提供平等、均衡的普及教育,但是平等并不是一模一样。让可能被点燃的热情自生自灭是最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个性化的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儿童生长发育快,这时候更需要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而我们现在大班额的现状一时无法改变,一个班级少则30人,多则40、50人,众口难调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一个集体中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认识到兴趣的同一性。在某一年龄段,孩子的兴趣会有一定的趋同,了解某一年龄段普遍性的心理特征认知很重要。比如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户外探索活动,再比如在某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受到某些流行文化的影响。充分挖掘这些共同的兴趣点,走向深入的课程建构,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其次,个体兴趣的差异。个体化千差万别是教学实践的难点,如何对个体做出反应,这考验着一个教师的职业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总能对每一个孩子的差异状况,做出及时、机智的应对。如果说其中有什么诀窍的话,其核心在于尊重与倾听。尊重每一个体的独立性,耐心倾听其发出的声音,这里面就藏着教育最好的原发力量。我们需要改变的是统一的答案固化思维,唯一的答案会阻碍我们去了解更多的艺术世界,在美术学习中尤其重要。人文类的课程更多地是为了丰富孩子对世界、他人、自我的体验,而不是获得某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同时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的设置,我们要试着把视点放低,考虑到每一个孩子实际可能出现的状态,更加优化我们的课程实施方案,让学生不会总是被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所打断,让集体学习更多一些弹性。

  兴趣在课程实践中的保障

  保护儿童的兴趣是一个教育的理想,而理念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够体现价值。在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要把保护兴趣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基于儿童体验的课程,从具体的方案入手,每一步都要基于儿童的兴趣、素养培养与实践体验。而童年的本质是童心、童真和童趣,如何让孩子发挥这些,就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的机会,深入体验。在课程实施中,要重视时空保障,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给学生充分自由,来发挥天性,激发潜能。

  (一)时间保障

  首先是时间,在追求效率的生产中,人们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产出最多的产品。但是育人不是生产工业产品,盲目追求效率,会错过很多探索创新的机会。育人目标的达成,必须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尝试,甚至失败。从学校惯常的40分钟课堂模式看,固化分割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思维的固化。从此轮深化课程改革的角度突围,采用更加灵活的时间组织形式,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长短课编排、设置长课时教学,让学生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充分地进行学习活动,而不被下课铃声打断,让学生的学习基于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不只是课程设置的预设。

  (二)空间保障

  其次是空间,从现阶段来看,重点需要建设的就是学生美术学习场所,鼓励学校加强“以美育人”的教学场所的建设,通过环境的优化,改变教师的学习与教育观念,营造学生美好的美育环境。环境的改变可以带来教育的深刻变化。空间保障上可以包括:校园美育环境的营造;美术专用教室的建设;艺术工作坊的建设,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艺术馆……通过环境与空间的建设,推出更加有趣、更加开放的美术课堂,带动课程变革的发生。

  (三)主体性保障

  儿童的学习活动往往是综合的,活动的,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美术课程必须建立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化体验。学校的课程不能一味追求抽象,要放到生活的情境中去,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才能获得生命力。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喻自己的课程为“五指活动”课程,即儿童的课程包括了儿童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等五种,这五种活动彼此相互联系,就像是人的五个手指,而手指也暗喻了活动都通过动手动脑来完成,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基于儿童为主体,给孩子发现的乐趣,用这个年龄段孩子观察事物的视角,将学习材料转化成她们可理解、乐于接受的活动,向他们呈现该学科的结构。提高课程本身的趣味性,搭建合理的台阶,建构螺旋式的课程体系,并且有一定的难度以吸引他们不断前进。以儿童为主体,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价值,教师是课程推进的关键力量。学校课程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习对学生形成持续的吸引,这不仅在于教学内容,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反馈等多方面的影响。兴趣从来都并不是孤立的,它混杂在一起,既为了证明自己,形成一种主宰感,也为了超越自己,获得成就感。

  兴趣在发展,儿童在成长,世界在变得更加开阔,学校学习成为孩子们加速运转的实践活动。最后,我们会发现,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不仅要通过接受性学习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而是拥有了认识美、表现美的能力,更通过生动的课程获得对意义的理解、对生活价值的确定、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美术报 专版·服务 00023 儿童兴趣与学校课程实施 2017-03-18 13023856 2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