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0版:专版·书家

文章导航

商诗强的书法艺术之路

  商诗强的书法人生,远看没有“一树繁花”的张扬,走近了,方知深山有芝兰。他的书法,仿佛人在岁月深处集聚“洪荒之力”,释放出阵阵墨香。

  商诗强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首届会员;临安市书协第一届、第二 届主席,第三至第六届名誉主席。

  他的书房里,珍藏着一本《全国群众书法评比百幅优秀作品集》,里外都是软绵绵的黑白纸张,已被岁月抹上了淡淡的暗黄色。1979年,“十年浩劫”后百废待兴,为摸清各地书法人才的底子,刚成立的《书法》杂志社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群众书法大赛,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共5000余人投稿,征集到15000余幅作品,经评委层层筛选,最后挑出1000幅,从中评出100幅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0幅、二等奖20幅、三等奖30幅、优秀奖40幅。商诗强获得了二等奖。这次群众性书法大赛,出了很多著名书法家,如王冬龄、王恭敏、卢乐群、蒋北耿等。

  商诗强的作品,无论行草隶篆,均显得自然、洒脱,既有韵味,又有沧桑感。中国美院原院长肖峰评论他的作品“路子正,造诣高,底蕴深厚,功力过人”,“是书法艺术领域的一道经典的风景”。“梅花香自苦寒来”,商诗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勤学苦练,潜心精研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认真临摹汉唐以来历代名家的碑帖,得到了浩瀚国学的滋养。“板凳耐得十年坐”,商诗强何止坐了十年?他一坐就是半个世纪!

  1947年3月,商诗强出生在绍兴一个普通的家庭,为了生计,1955年随父母迁到临安生活。初中毕业后,曾到青山小学代课,到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刻讲义印蜡纸;先后到车修厂、五金公司、锁厂、表壳厂当工人。

  读初中时,商诗强跟着临安中学美术老师蒋慕诚学国画,也学毛笔字。当时他一心想考美院附中,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在林学院时,商诗强有缘结识了下放临安的杭州知青周谷良、杭州的书法名流沈炳芳,沈炳芳把他收为弟子,还引见给自己的老师——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随着认识的书法名流、名家日渐增多,商诗强视野日渐开阔。前后有六七年时间,商诗强风雨无阻,每个周末跑到杭州学习书法。为了省钱,他总是骑自行车往返临安和杭州,那时的公路是沙石路,来回要七八个小时。沈炳芳老师,还有沙孟海、余任天等书法大家,不仅给了他指点与教导,而且以深厚的学术修养、高超的艺术技法深深地影响着他。他还从陈左夫、余任天两位老先生那里学习篆刻。那段岁月,虽然辛苦,收获颇丰,商诗强走上了书法的正道,对书法艺术的真谛有了深切的感悟,一股强劲的力量,推着他矢志前行。

  沈炳芳是沙孟海的学生,与沙老一样,特别推崇唐朝的欧阳询,还有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代宗师沈增植(寐翁)。沈炳芳告诉商诗强:“初学书法,必须恭正,落笔能聚神,运笔有规矩。光有‘颜筋柳骨’还不够,练到一定境界,还要多临多悟各路名家的碑帖,博采众长,厚 积薄发。比如欧阳询的雄浑、沈寐翁的遒劲老辣,都是很值得学的。”听了沈老师的话,看了他拿来的欧阳询、吴昌硕、沈寐翁等大家的碑帖,商诗强觉得书法真是博大精深、没有止境。

  拜见沙老,本是不敢奢望的。沈炳芳在杭州少年宫书法培训班当老师时,住在马市街,离沙老家很近。每次放学,沈炳芳有事没事都要去探望沙老,既见尊师之诚,也见情谊之深。商诗强也想去见沙老,但不敢造次,欲言又止,沈炳芳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让商诗强下次来杭州时带上自己的作品,请沙老指点。首次登门,见沙老坐在红木沙发里,精神矍铄,热情地招呼他俩坐下。沈炳芳介绍了商诗强的经历,称赞他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希望得到沙老教诲。沙老接过商诗强的作品,看边点头,简要指点了字的布局,用手势纠正了一些笔画,说:“年轻人学得不错,的确是块好料!学艺先学做人,品格端正,用笔有方。我看你诚恳实在,毅力强,有志气,很好学,今后会有出息的!”随沈炳芳多次拜访之后,商诗强独自去拜访沙老。在沙老那儿,有时聆听他教诲,有时看他创作,有时请他指点作品,不仅书法有了长进,精神上也得到莫大的鼓励。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商诗强更加热爱书法艺术,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乐此不疲。他阅读了《中国书法简史》、沙孟海著的《书法史图录》等,潜心钻研摆在一起足有2米多宽的80多部《中国书法全集》。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怀着恭敬、虔诚之心造访古人,向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张旭、王庭坚、苏东坡、“宋四家”、“楷书四大家”等大家讨 教,探寻书法之规律,触摸书家之道心。商诗强认为:“好的书法,就像做 人一样,要有教养。读了书法史、书法理论,眼界大开。”他领悟到唯有了解历代名家的经历、志趣、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还有各种体例与笔法的来龙去脉,创作才能从容不迫。

  商诗强不仅在研读上花心血,还在临帖上下功夫。国内出版的历代名家的碑帖,商诗强几乎全部买来,每天坚持研究、临摹,觉得收获最大的是《郑文公碑》,那种大气磅礴、势去又回的风格,对自己的书法有很大影响。商诗强很欣赏唐太宗在《笔意》中说的话:“学书之难,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便到古人。”这是很高的要求。

  1981年底,接到杭州西泠印社寄来的信件,浙江省正在筹建书协,商诗强被吸纳为会员,邀请他参加代表大会。第一届省书代会代表仅20人,杭州七县区只有商诗强一个代表。

  如今,商诗强己将步入古稀之年,回首走过的路,似乎一览众山小。这种静得下心、沉得心的品格,让他超越了自己,成就了他的书法艺术高度。“名至实归,不图浮名”,是商诗强座右铭。他说:“书法是要长期练习的,我练了50多年还没练好。只有多看多写、潜移默化,才有源头活水,才能写得更好、走得更远!”

  平和恬淡,自然天成,秋水文章不染尘。商诗强追求的不仅是书法艺术的高度,更是书法品格、书法精神的高度。愿他在书法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美术报 专版·书家 00030 商诗强的书法艺术之路 2017-03-18 13023287 2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