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专版·画家

文章导航

我是张怀江先生的关门弟子

  1961年诸葛冠伦由中国美院附中被保送到大学部版画系。“连我在内版画系共有10个新生,老师有在全国影响力很大的张怀江、赵宗藻、赵延年等。他们都是行家里手、实力极强的老师。”诸葛冠伦说,版画系当时设有木版、铜板、石版3个工作室,老师们以自己主题鲜明的创作实践启发影响了诸葛冠伦他们一代人。二年级时学生自选工作室,诸葛冠伦选择了木版画。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张怀江的入室弟子。

  当时杭州南山路一带的风光,柳浪闻莺和美丽的西湖都成为学生们的课堂。“我的第一张黑白木刻《必要的一课》,最初在浙江日报上刊出,稿费10元。而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0元上下。”诸葛冠伦说,“这是我第一次拿到稿费,我把这笔钱给了我爷爷,他没有收入,这么多年来,我算是第一次能够回报他了。”后来,他的水印木刻《村里的卫生员》、《小兵张嘎》也相继发表。

  诸葛冠能深情地回忆:“在所有的老师中,张怀江是我最敬爱的导师,我也是他的关门弟子,是他一手教到我毕业。我遇到问题总愿意向张老师请教,他也总是耐心回答。我还经常到他家里去问这问那,看他的创作。”

  1965年的秋天,诸葛冠伦他们去了宁波镇海,这回的口号已经是“把创作课带到乡下去”,他们住在渔民家中,集中上课,回校后上版制作。他的毕业作品套色木刻《远景规划》、《抗旱》都是在镇海完成的第一稿,回校在木板上刻印完成,被人民日报选中发表。没想到第二稿完成、回校正准备上木板刻作,“文革”肇始,一切都停顿下来。有那么一段时间,诸葛冠伦看到满大街的标语、大字报,群情激昂的人们,如同沸腾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际。“但我终日仍在教室里画着,心想,以后还要靠这个吃饭呢。”诸葛冠伦说。

  轮到毕业分配,据说一个省只分到一两个美院毕业生,就近的地方也不理想,北方的生活他不习惯,最后狠下心来,挑了贵州,毕竟那里还算是南方,他这一走便是16年。 (待续)


美术报 专版·画家 00026 我是张怀江先生的关门弟子 2017-03-18 13022675 2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