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聚焦·水系江南

水系江南·武义篇

治水治出了
美丽乡村

  武义山川秀美,物华天宝,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的美誉。武义也是新文化运动先驱、湖畔诗人潘漠华、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著名工笔画名家潘絜兹的故乡。3月13日至31日,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李沐、周晓帆、仇世杰、王建伟、王晓明带领基础部造型专业、设计专业、图媒专业大一新生近150人赴武义县俞源乡,开展“最前线——中国美术学院‘五水共治’下乡、教学、创作行动”。在半个月时间里,中国美院师生扎根基层,详细考察了解当地治水情况,为治水英模画像,用手中的画笔抒发内心的感受。

  在采风活动期间,中国美院师生吃住全部在俞源乡,近20天在基层的生活,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治水成效。在中国美院带队教师王晓明看来,治水不仅改变了水质,更是让乡村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艺术创作是发自内心,学生们只有走出教室,亲身感受过,才能画出有血有肉的作品。作为大一的新生,一定要让他们真正明白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王晓明说。

  俞源乡小后陶村地处武义县南部,一条乌溪沿村而过。漫步在小后陶村旁的乌溪边,清澈见底的溪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干净整洁的河道,加上绵绵飘洒的细雨,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从过去的“脏、乱、差”河道到如今的最美河道,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陶旭景。“只要执着,定能望得见乡愁。”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乌溪流经俞源乡11个行政村,是流域内农田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如何治理好乌溪已成为俞源乡的一大重点工作。为改善乌溪的水质及河道环境,2014年开始俞源乡安排了5个河道保洁员,将责任分解落实到5个河道保洁员身上,而陶旭景就自我请缨担任汤山脚堰坝至破岗山脚六和畈堰坝段河道的保洁员,负责约1.7公里长的河道。自2014年12月担任河道保洁员以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陶旭景都坚持每日检查河道,及时清理垃圾。每天早上,他去自家的黑莓基地干活前,先顺着乌溪巡查一遍,将河道内的垃圾清理掉;下午干完农活回家前,再顺着河道巡查一遍。每天两遍巡查捡垃圾,确保了河道的干净。陶旭景的治水故事深深打动了中国美院师生。学生们刚听完故事,便拿起速写本画起了故事的主人公,希望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出自己对于英模的敬意。

  中国美院造型专业的大一新生郑冰说:“知道河道保洁员们辛苦,但没想到是那么的辛苦。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敬意。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绘就了一幅美丽新农村的优美画卷。”除了陶旭景外,中国美院师生还为河道保洁员杨国亮、祝天岳、俞建国等进行了画像,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故事。“在乡里因为条件的限制,主要以速写为主。回去以后,结合自身感受,学生们还会用版画、国画、油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河道保洁员更加丰满的艺术形象。用艺术的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王晓明说。


美术报 聚焦·水系江南 00008 治水治出了
美丽乡村
2017-04-15 美术报2017-04-1500053 2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