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国美之路
本报杭州讯 厉亦平 通讯员 廖垣 4月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10周年之际,中国建筑国美之路系列学术活动拉开帷幕。活动包括“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及“重返现实——建筑教育领导者论坛及系列专题讲座”两部分。开幕大展分为如画、材料、椅房、批判/混响/边缘、建构、观绘、书写、虚无/城市8个板块,是对建筑艺术学院“实验建筑”教学探索的一次全面展示。展览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主持。展览将至4月21日。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说,这次展览的主旨便是当代建筑的实验精神。他将本次展览形容为“大兴土木、五花八门”。“五花”即是观、书、画、材、作——观就是观看,书就是书法,画就是绘画,材就是材料,作即上手的劳作。“五花”是中国美院的特色,都被建筑拿了来,延伸而为一种基础能力的训练。“八门”则意指本次展览的八个板块,门中有门,门门相扣,构成了中国美术学院建筑之门。
可以说,建筑学科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复兴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探索之路,它的成长历程反映出鲜明的研究型艺术院校特征。早在1928年蔡元培先生在杭州创立国立艺术院始,就有设立建筑系的想法,并在课程中开设了建筑课。而建筑艺术学院正式成立是在2007年4月8日,至今整整十个年头。在当初的成立仪式上,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提出了方向鲜明的建筑教育主张——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学。
在王澍看来,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最突出的学术特征,便是一直坚定推动的“实验建筑”教学改革运动。10年来,“实验建筑”教学也在变化中逐渐成熟,王澍欣慰地表示:从只有一个教师可以教到有二三十个教师有能力执行这个大纲;如画、材料、建构、批判,至少有四条教学线索和教师团队研究隐隐形成;美术学院第一个可以做“实验”的建造实验室的建成与运行。
此外,于4月8—10日期间举行“重返现实——建筑教育领导者论坛及系列专题讲座”,旨在持续推动当下建筑思想与实践的固有边界,围绕建筑不断实验的可能性、多样性进行思考。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及评委,两院院士,MIT、康奈尔、清华、东南、同济、央美等知名高校建筑学院院长或教授,及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数十位建筑领域的理论家、历史学家、教育家等共同探讨建筑教育实验的现状与未来、边缘与边界、建筑实验的多样性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