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专版·展事

前言

  前言

  承古开今丹青志,墨染乡间一片情。“情”是世间最美的语言,对于绘画来说,它是笔尖的一滴墨,纸上的一片云,是画家心底绵延的寄托,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执着。

  青州是一座古城,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博大与厚重吸引了无数的文人游子赋诗言志、泼墨吟词;同时,她也是一座现代化新城,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时代思想推动着艺术的轴承片刻不停。

  好的作品必然充满情感、散发活力,李翔、王界山、邵璞、赵忠仁、冯聚成五位艺术家,都是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的杰出画家代表,他们融传统笔墨意韵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笔墨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画语;他们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大道上“大而不同、和而不同”,以其不同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思想相聚于青州,开展一场思想的碰撞与画语交流。

  “好诗好画决不是生活的摹写,乃是人情物理碰撞的火花”,李翔的这句话反映出了他对艺术的态度,也许正是他的这份执着使他保持了宁静超脱的心境,由此,他的作品一派纯朴,读来令人动情。李翔善于施彩用墨,画中色彩的丰富、饱满和多变,既有对西画色彩、构成的借鉴,也有对中国传统笔墨的深入探索,他把色彩的阴阳转化及冷暖对比巧妙地揉进传统绘画之中,以色造形,化色为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王界山是一位大山中的行者,他追求自由、热爱生活,渴望在真山真水中寻求真我。他铭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古训,也将其作为一直以来的写生法则。他的作品向来都是意到笔随的情感承载,焦墨在前人基础之上融入了自己实践性探索,书法线条的融合、结构素描的抒发以及真挚情感的倾注,使其焦墨呈现出厚重中见温润,肃穆下现空灵的显著特点,富含生命力,完美诠释了“黑墨团中天地宽”。

  “近视逸笔草草,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呈现,历历可见 ”是邵璞画作的真实写照,他的画淡化了写实的成分,恬淡静谧、柔刚相济,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万千气象。邵璞还是一位诗人,其作品中的那种书卷气与内敛精神无不得益于这种以文养画的文学功底。他以诗入画、以书入笔,把过于集中的黑块打碎,分散到各个层面的山脉茂林中,从而形成了一种苍茫混沌、气象峥嵘的大化之境。

  赵忠仁自幼酷爱水墨丹青,与家乡的崇山峻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强调空间深远的饱满构图,注重虚实相生的宏大景观,强化苍润的用笔、书意的线皴。他借径龚贤,旁参黄宾虹,于浑沌中求光明,在融合一片中透出用笔的清晰。作品恢弘苍茫、醇厚沉郁,既有成熟老练的笔墨魅力,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较好地解决了写境与造境、再现与抒情的统一,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代社会思想的悸动。

  冯聚成,为明清文学世家冯裕、冯溥之后,自幼可闻书香余韵,投笔从戎几十年,心系丹青志不移,长于山水,亦擅人物,继承传统,师古不泥。其作品或以水墨挥写而不着色,显示一种超越现实的空灵,或在笔墨挥洒之后薄施淡彩,使画面清丽而富含生机。他扎根传统,取法自然,无论是林泉高致的清逸,还是宽博宏大的震撼,面对冯聚成的山水画,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对自然的人文体验,一种对山河壮美的礼赞。

  艺术需要真诚,只有真正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才可能在绘画上有所成就。五位艺术家有着豁达坦荡的人生价值观,尊重传统、开拓创新,在人和自然的抒写中,艺术家们通过独特的创作完美诠释“天人合一”的艺术画语。他们追求景中有情、寓情于景的艺术表达方式, 形成了各具魅力的绘画语言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艺术的发展续写着重要篇章!

  北京《美术传承》编辑部于2017年4月25日


美术报 专版·展事 00026 前言 2017-04-29 美术报2017-04-2900018;13034586 2 2017年04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