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绘画死了吗
英国绘画巨匠莱昂·科索夫的启示
■邬保康
二战后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是西方架上绘画的泥泞期,许多艺术家放弃绘画转向其他领域,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等等,以寻求新的出路,使架上绘画开始处于边缘状态。进入上世纪80年代,西方绘画,尤其是欧洲绘画才迎来复兴的契机,新表现主义绘画应运而生。作为波普艺术和极少主义的对立,新表现主义绘画虽然在笔法、画面、情调等方面表现出对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回归的倾向,但由于两者时代不同,在艺术思想、表现手法、题材选择上并不完全相同。表现主义绘画在创作过程中,着重表现艺术家内心情感和主观直觉,主要基地在德国,这取决于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是因为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等思潮的影响。
本期域外介绍英国绘画巨匠莱昂·科索夫,直到如今,莱昂·科索夫一直保持着定期去博物馆临摹古画的习惯,他仍用有力的作品证明,架上绘画并没有死。另一篇文章,常年居住在芝加哥的杨远威以他接触到的美国精英人士为标的,某种程度上,让我们了解了美国民众的艺术趣味。
莱昂·科索夫(Leon Kossoff),1926年出生在英国伊斯林顿,父母为俄罗斯犹太人。作为大卫·邦勃格的学生,以表现主义风格的城市风景、肖像和人体素描而闻名。他一生都在伦敦生活和工作。
莱昂·科索夫在大约十岁时开始接触绘画,并表现出一定的天赋。有一次无意中进入到一个美术馆,在那里他看到伦勃朗的作品,这对小小年纪的莱昂·科索夫来说是极大的震撼。1939年英国对德国宣战,正在伦敦上学的小莱昂·科索夫被疏散到诺福克郡的金斯林恩,与在艺术上对他有引导的一对天主教夫妇居住在一起,并且从此开始了真正的艺术启蒙。
科索夫1943年又回到了伦敦,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商业艺术。1949年,他服完兵役后回到了圣马丁艺术学院,并从1950年到1952年跟随大卫·邦勃格学习。这时他被他老师的另外一个学生弗兰克·奥尔巴赫(后来与科索夫、弗朗西斯科·培根一起被称作英国现代绘画的三巨匠)所影响。这两个年轻的艺术家用相似的情感与主题来创作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画布上堆砌沉重的厚涂颜料来处理画面。
莱昂·科索夫的画面常常带有一种不确定的非安静性和攻击性,厚重的颜料或滴、或拖、或轻拍、或堆聚、或混杂,给人的印象仿佛油画表面仍然在跳动,像烧开的柏油一样膨胀起来并改变形状。尽管颜料过分地堆积,这些作品让人感觉是在画家脑海中重新处理带有比自然真实更加亲切的情绪,好像与透纳作品里的光辉一样。这种厚涂后的显像,是未加刻意的真实。
作为伦敦画派的第一代艺术家,莱昂·科索夫所创作的油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不仅在绘画中捕捉现实,还以画家个性的视角创造现实。科索夫的构图安排及视角选择具有史诗般的悲壮性,再加上笔触与肌理所呈现的效果,是对有机结构的鲜明阐释。
1995年,莱昂·科索夫带着自己最近创作的都市系列风景作品,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似乎在用最纯粹的架上绘画告诉世界——绘画并没有死,这是作为一位画家的无上光荣。当然,这也给了无数画家以鼓励,像精神支柱一般催人前行。
对于莱昂·科索夫而言,犹太人固有情结已然深埋在他精神框架的底层。他画的父母也隐含着大量犹太记忆,这也构成了西方20世纪的艺术家少有的对衰老与所需的有力思索。他作品中的形象大多来自日常所见,其中包括有农场、公共浴池和地下通道内挤得不可开交的底层人物,科索夫在题材选择上,似乎从不对这些进行分类。科索夫的绘画色调经常是阴沉而忧郁的诚恳,恣意勾勒的粗轮廓线是表现主义追求的常态。同时,这种被发挥到极致的力量也是科索夫心情经常苦悲的反映。他的作品中有一股伟大的力量,被人们称为“泥性光辉”。(这里所谓“泥性光辉”,指画面颜料像泥土那样湿润、堆砌后闪烁着光彩的感觉。)科索夫在绘画语言上的创新,拓宽了艺术家表达自我的可能性,也是表现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突破。1972年,剧作家大卫·默瑟强调科索夫的油画是“故意使用腐朽的传统”。
多年来,莱昂·科索夫一直保持着定期去博物馆临摹古画的习惯。这是他作为画家伟大的地方——从看似与自己风格毫无关系的画作中汲取营养,对当代画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显然,这位艺术家给予我们的艺术启示是多方面多维度,并且深刻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架上绘画仍然默默前行,当代观念像新的血液一般注入其中,在百花齐放的时代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辉。作为一个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画家,科索夫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从画面、从精神层面都是如此,他频繁去博物馆临摹古画的习惯,用素描的方式临摹油画,汲取其精华部分,这无疑让科索夫离大师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