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成智慧 塑未来平台
2017中国设计智造大会凝聚创新能量
■厉亦平
今天,是一个变化极为快速的时代,工业设计也不例外。它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发生了变化。如果说过去我们的基础工具是榔头和钉子,那么今天的基础就是数字编程和智能硬件。过去我们更多关注功能、形式、美学、人机等,而今天更多聚焦用户、信息、数据、共享、物联等,说明设计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显示的是设计作为一棵树的生产基因发生了改变,它的养分也随之发生变化。
5月8日上午,由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组委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智造大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大会由“一个主会场六个分会场”组成,主会场邀请DIA总决赛评委和业界专家担任发言嘉宾;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秘书长王昀主持主会场大会。千人大会的盛况,大会的参与面、广泛度、美誉度不同凡响,深受业界和设计师的欢迎与认同,也对学院的设计教育改革和国际名声担当拓展了一条新路,设计就是国立,智造就是资源。当晚,“2017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举行颁奖典礼,芬兰设计师琳达·刘卡斯、中国设计师王孟秋摘得最高奖“金智奖”,抱走奖金各100万元。
“如何更好地激活设计这一资源,将作用发挥好?这是在座的各位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配合大奖推出中国设计智造大会的愿景。”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这是一个设计创新、制造发展的最好时代,是设计师和相关从业者大有作为、当有所为的时代,大会能够带来引领社会的创新思维,带来共同探索的需求,通过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和大会平台,秉持和深耕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的发展理念,优化设计发展环境,提高设计创新能力,推动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共同开启新时代。”
我们都知道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产业变革汹涌澎湃,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设计创新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这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的技能。因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发展之迅速,更因为知识革命,还有互联网发展赋予全社会更多的自主和觉醒,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世界发展需要更加尊重生命价值,尊重创造社会新的价值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主席刘宁介绍道,“就如我们看到的消费升级和创新民主化,这个伟大的转变只靠科技的发展和商业的投资远远不能完成,我们更需要高度重视和发展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创新设计,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一点,并发力开始构建创新能力之后,设计与技术创新、商业创新、模式创新一样会成为全世界高度重视的一种创新模式。工业设计也将彻底告别单一地为规模生产制造业服务的角色,进化成为更具有引领性、战略性、规划性、可持续性的创新增长方式。”
中国设计智造大会在这一历史机遇上应运而生,为行业提供专业探讨、思想碰撞、趋势发布等活动的横向平台,大会吸引了来自于全球、全国各界各产业领域的力量,激发和凝聚创新的新能量,迎接中国设计智造时代的来临。准备好迎接一场设计界的头脑风暴了吗?本期分享主会场七位专家的演讲,他们分别从文化、技术、国际、地域、社会、产业,乃至设计延伸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理念,以飨读者。
杭间:服务设计不是一种外在给予 而是互相给予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为我们分享了由“科隆争论”引发的对于中国设计智造的启示与思考。以陈之佛、庞熏琹、张仃、郑可、邓白及常沙娜这些中国设计史上著名人物为思路,从中国现代设计史的发展情况来看当下设计界的问题,反映中国现代设计史长期以来在设计和艺术上的关系。他认为,对于工业设计为主的设计专业,在西方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如何结合中国的近代产业发展,设计教育以及设计产业发展,当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呈现在今天就包括我们的中国制造核心技术的拥有量不足、原创的深度广度不够。
“设计管理”应该是根植于本地文化的系统科学,但是多数人把它理解为向成功资本管理者的模仿,这是不对的。同理,这几年经常说的“服务设计”也不应该是一种外在的给予,而是一种“互相给予”。借助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本著名的书——《山坳上的中国》,山坳正好是一个V字型,他认为中国的制造、中国的工业设计仍然处在山坳上,处在转型点上。
他通过德国制造同盟最重要的缔造者——穆特休斯当年的争论,针对类型化和是否充当独立艺术给中国当代设计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穆特休斯的观点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类型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他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介绍先进设计成果,促进各界领导人支持设计的发展,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显然,他对于设计理念是以国家,而不是以艺术家的角度来思考的。”
“‘设计已死,只有服务’,服务的终端是消费者,如何来体现服务,就是消费者的欲望与意志,如何确定消费者的欲望和意志,反过来影响了设计。我们今天仍然会纠结这些问题,中国设计师的艺术家梦仍然非常普遍。”“乔布斯曾说‘你不能只问顾客要什么,然后想法子给他们做什么,等你做出来,他们已经另有新欢了’。他的思想对于大众消费、大众的幸福生活是有焦虑的,是值得怀疑和讨论的。苹果要引导消费者,要充当消费者的上帝,我想这个是很可疑的。”最后他表示,很喜欢这句话,“小是一种更伟大的关怀”,出自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
王坚:世界是不需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 直到贝多芬把它写出来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在演讲中谈到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和设计制造业的影响非常之深,“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不见得是嘴上讲出来的,其实他的使用过程会告诉你。当互联网是一个基础设施的时候,每一个物体,每一个制造业制造的物体都在‘线上’的时候就出来一个东西,就是数据,实际上是数据告诉用户需要什么,而不是用户的嘴告诉设计师需要什么。用户怎么来产生对设计的价值,用户为你贡献了数据。”“今天为什么会想到关于‘在线’这件事情?实际上我觉得发生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互联网、数据、计算,这是最根本的东西。”
让数据在一个产品里面变得有价值,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计算的能力。“我自己理解计算也会变成你设计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不过‘计算+数据’在一起使得你的产品看上去有点像智能的味道,所以不是智能的本身,而是这两个元素让设计师的产品看起来不同。”同时,他还对“智能”一词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建议大家对这个词要谨慎使用。
他也引用了一句美国建筑学家的话,“世界是不需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直到贝多芬把它写出来。”当今还是有很多第五交响曲被发明出来,电刚刚出来的时候,世界上只有一个家用电器,就是电灯,后来有了电吹风、电冰箱等等,互联网跟数据带来的想象力就像当年电出来带来那么多的新的可能性,这是一样的。
穆耿迪·瑞斯塔(Mugendi M’Rithaa):
以包容的态度去打造大同的生态系统
世界设计组织主席穆耿迪·瑞斯塔以“设计让世界更美好(Design for a Better World)”为主题分享怎么样从世界的高度来看待设计需要关怀的人群,呼唤设计师还需要有更大的使命。他表示“我们希望能够为更好的世界设计,并且也希望是一个社会智能的设计。世界设计组织今年已经是第60年了。工业设计不仅是生产产品,它是在关注设计流程和服务体系、用户体验。”“我们就像设计师、软件发展者和社会主义者,工业设计应用在不同领域,包括甚至是心理学领域,它关于设计的理念在不断拓展,能够帮助我们去应对现实的情况。”
技术方面取得了推陈出新的重大突破,我们要考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当今生活将以什么形式被技术来颠覆?这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在进行智能化制造或者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到社会的关怀,要考虑到是否有一种渠道把关怀嵌入到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当中。机器人的问题现在是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究竟是机器,还是机器是神?它们将来的界线去向何方?将来如何以远程化治疗的方法来解决医生不要过度工作的问题。
当下世界有五大趋势,人口学变化,全球经济力量重心发生了转移,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气侯变化,技术方面的突破性的推陈出新。时代变了,我们必须要转型思路。设计当是一个包容性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他希望大家能够以包容的态度去打造一个大同的生态系统。“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在时过境迁,今非昔比,随着时间的变化,也需要把工业设计推向前方,与时俱进,必须要解决创新的问题,除此之外要了解到智能和发展、制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创新性的产品、系统、服务以及给人们更好的服务来提高人们的生活。从整个高屋建瓴的角度上来说,当设计师来进行设计产品的时候,不应该单独看一个产品,而是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和人之间的接口,作为一个连接点,一个系统的思维来进行设计。
何人可:基于地域文化的社会创新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通过“新通道”项目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回归到多元化的全球化,基于地域文化的社会创新。“多元化、包容化的设计是我们现在设计的趋势。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为当地的老百姓在创造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经济价值,所以文化与产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从湖南的通道,项目的发源地,走向了中国各地,同时也把设计的成果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展览。该项目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项目。它的工作主要方法和流程以及主要的目标,所做的工作首先就是数字化,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保留分析文化的遗产,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地很多文化遗产传承人都是80岁—90岁了,很可能断代,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今天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它完整地保留下来。接下来我们需要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代化,适应于今天的消费者需求。
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需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因此它也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最终是商品化,必须把传统的文化以商品这种载体传播出去,才能够造福当地的少数民族的老百姓。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就没有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少数民族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青年人和中年人都到城市去打工了,传统的社区走向了几乎是灭绝的边缘,很多传统的村寨已经空洞化了,我们必须创造经济价值,把在原来城市里面打工的这些青年人、年轻人吸引回到乡村,重建社区,保存我们的文化。
“我们把当地文化资源、环境资源、民俗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整理,把它数字化,做成数据库,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我们非常丰富精彩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终极目标是要为当地的老百姓在创造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经济价值,所以文化与产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在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必须有它的产业系统支撑。”
卡利·考克曼(Kari Korkman):
让参与项目的人有一种归属感和互联互通感
世界设计周联盟主席卡利·考克曼以《智能的网络化》为主题,从国际设计周联盟的角度来看到一个多元的设计周正在拥抱新时代的变革,他希望国际设计周成为一个汇集到全球最佳最关键的设计周盛事,能够去集约资源,促进产品、可持续发展和设计过程当中的相互交流。
“什么样的特点使我们的设计周与众不同?我们不同之处在于不只是喊口号而已,这也是回归到了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的愿景,能够对接产业当中真正的合作者,使观点赋予具体的形式,从而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能够打造一个全新的对于创意设计产业的生态系统,无论把活动带到哪一个城市,一定打造一个聚集点,成为当地文化的枢纽。” 他表示:“赫尔辛基设计周吸引到了各个方面各行各业的朋友,它是开放的,无论你是来自美洲、欧洲、亚洲、甚至是没有国别的,它是全球的设计枢纽。”
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互动性的,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我们要摒弃传统固步自封式的思维,不能仅仅出口商品,这种思维已经过时了,需要与时俱进。以前的非常严肃的金字塔结构一去不复返,代替的是自下而上的组织架构形式。自下而上的初创的精神,能够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能够让大家适应一些新的形式。
“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设计周平台进行协作,让专业的设计师和专业人士集思广益,参与我们项目的人有一种归属感和互联互通感。”最后,他希望通过一起打造DIA这个平台,站在这个平台当中来进行对比、选择与合作。
宋春雨: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互联网大跨越
联想创投副总裁宋春雨着重向大家介绍了联想对于未来智能终端、设计智造、研发和联想的愿景以及未来的产品技术。“联想目前正在构建自己的三大平台,分别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和情境感知,帮助我们设计更好的设备,赢得用户的更好体验。”
联想集团在智能互联网上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整合了应用、服务和最佳体验的更加丰富的智能设备,以及强大的云基础设施,从而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工作更高效”。
如果说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一次大的跨越和飞跃,那么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又面临着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互联网大跨越的新时代。智能互联网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会更广泛地连接万物,更自主地捕捉信息,更加智慧地分析信息,更加精准地进行判断,更主动地提供服务,能够让人们尝试到很多大胆的构想变成现实,尝试原来那些不敢想象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他举了个例子,“大家看到了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汽车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变得自动驾驶,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智能互联网时代改变人们生活的一个经典案例。”
智能终端设备也会由今天的有线品类智能设备,包括个人的终端电脑、手机扩展到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无处不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家庭当中使用的电灯、冰箱、空调,乃至于汽车,在将来都会储备连接、计算、网络等功能,通过设备和云端进行连接。
袁岳:交互设计和原创设计
是跨次元设计的两个机会点
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联合创始人袁岳围绕《期待穿透次元壁的设计力》为我们讲述了跨次元的设计,他表示“互联网不仅是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内容,改变了思想的方式,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简单来说是改变了洗脑的方式。”
中国互联网过去22年是“互联网平台”的22年,而现在开始的互联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内容”,无论是信息传媒的内容,或者是产品的内容,或者是服务的内容,更加要与互联网相配合,这样才能够回应所谓互联是什么。动漫、卡通和小说,这些东西的洗脑强度、速度、节奏、覆盖面都远远超越了任何的传统教育方式,洗脑以后人会发生改变。他认为现有产品设计受影响最大的是动漫展,动漫展览真正强大的活跃因素是游戏。
我们今天真正需要的是两个东西——交互设计和原创设计——是跨次元设计(动画、漫画、游戏和轻小说)的两个机会点。从玩偶、玩具、文具、摆件、挂件等动漫游戏周边(2次元),到服装、鞋帽、饰品、数码产品等个人形象产品(2.5次元),再到家具、家居、家装、主题空间等全空间产品(3次元),是一个不断升维的过程。中国的跨次元产业里,动漫产业增速迅猛,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比例大。最后,他表达了对新美学革命与跨次元设计的人才期待,需要洞察跨次元世代的需求、整合新技术与产业资源、匹配跨次元渠道与服务设计的要求。
(专家讲话根据现场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