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于一事
■介子平(太原)
生命的常态,人与人不一样。没人会一直顺利,轻步长安,每隔一段时日,习惯性崩溃,又习惯性自愈。虽如此,专注于一事,一事成与不成,固执者不愿听天由命,混吃等死,生当人杰,死亦鬼雄。
固执于一事,对于自己是日积月累,形成习惯,而所有习惯,皆强迫而成。最后竟能加入生物钟列表,成为自然而然。有人熬夜写作,有人早起撰稿,熬夜至凌晨三四点,早起也在这个时段,一座楼上总有不灭的灯光。山西社科院的高增德先生去世前患老年痴呆症,登门探望,不辨旧识,先是扯书,继而粘贴,病前所好惟有读书,失忆后仍手不释卷。
习惯形成,需要怎样的自我强迫?赵壹《非草书》中有对学书者刻苦用功的描述:“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今之书家的恒心,不逊于古人。在舍,聚古人于一堂,接丰采于几案,在外,手执心画于虚纸,迷途忘返于碑林。工余钻研于此,痴迷于此,广置碑帖,批阅临习,宵衣旰食,笃行不倦,退笔成冢,废纸三千。书到痴境,兴致所致,屡屡通宵达旦,池水浸墨。由大脑记忆而肌肉记忆,是临的工夫,摹写基础上,孕育变化,开创新风,至少习书的路子如此。所有语言都是情感的表达方式,笔墨语言,音符语言,代替日常语言,便算掌握了艺术的语言。通一窍,便堵一窍,于世俗社会自是一阵孤独,遂将凡事遣入流年,久假不归,难免生疏。
只要一为习惯,便会觉得理所当然,随之减少了思索。若勤学有目标,执着而得法,则功夫第一,天然次之,不得法则另有其说。学水墨画者,结构第一,造型第二,笔墨第三;气势第一,骨力第二,韵致第三;远观第一,近察第二,细品第三;胆识第一,修养第二,功夫第三。书法亦然,功夫第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坏习惯则是白纸上的墨迹,固执得难以覆盖。
一条固执的鱼,溯流而上,回游至产卵地,使命所在,何在乎怪石嶙峋,河水湍急。看人挑担不吃力,时间很短,天涯很远,那可是以生命为抵押的一次旅行。人生的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头脑不够简单,固执其实就是一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