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评

陈履生微言

  3.45亿的文化之悲

  6月19号晚上为了一个3.45亿这个数字而爆屏,显现出国人对于金钱的集体敏感。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数字和他一分钱关系都没有。如果仅仅是论数字,那比这个数字大得多的太多了。如果,和这个数字相关的黄宾虹、和这个数字相关的那张画,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个数字被冷落到了一边,实在是不应该的。

  涨涨涨之外,还有跌跌跌

  社会舆论或大众媒体对于艺术品价格的追捧,其核心是要说出“中国书画暴涨了3亿倍”。明明只是黄宾虹的这张《黄山汤口》“涨了3亿倍”,怎么就变成了中国书画“暴涨了3亿倍。再说过去1元钱没人买,这就更不能比了,今非昔比不仅表现在艺术市场上。“涨”这个关键词一直是忽悠市场的妙方,而被遮蔽的“跌”也比比皆是。

  藏家千差万别

  如果比,那藏家的素养也是千差万别。收藏伦勃朗的托马斯靠自己干实业而积累的资产,是为了保护动物而买了第一张伦勃朗的画(狮子素描),是为了敬仰他心仪的伦勃朗而全力投入收藏伦勃朗。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声名,因此,用伦勃朗的出生地莱顿来命名他的收藏机构。

  陆俨少说得对

  黄宾虹的艺术是复杂的,对他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陆俨少先生曾说:“黄宾虹的画是只垃圾桶,里面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看你如何去辨别、去捡,为我所用。”先生所说非常中肯,是一般的人说不出来的。可是,在无数媒体上却出现了“黄宾虹是垃圾桶”的标题,不能说有些人别有用心,然而,其用心也是值得思量的。

  某院长也没有说错

  当某画院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转述老师陆俨少所说,并没有省略后面的内容,却变成“××画院院长批黄宾虹是垃圾桶”,这标题党真可怕,还让不让人家当院长啊。这院长确实很冤。明明是接受采访的谈论,被去尾不说,又变成了“批”。

  钱的颠覆

  经济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影响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任性的钱文化正在形成当代中国的独特景观,还在左右着主流舆论的走向和公众的价值判断。财大气粗的颠覆,财大气粗的妄为,更可怕的是钱催生了一批目空一切的画家。


美术报 时评 00003 陈履生微言 2017-06-24 美术报2017-06-2400026 2 2017年06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