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评

陈履生微言

  为司马南鸣不平

  司马南错在显摆。他如果不是在微博上晒出了人大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院”特聘教授的聘书,就不可能引来人民大学收回聘书的事件,就不可能有“聘期三年最终成了聘期三天”的吉尼斯纪录。客观来说,司马南的“特聘教授”不是要来的,也不是巧取豪夺的。是因为“人大老师发现我喜欢写字”,是校方送的。

  这是个挂牌的时代

  人民大学的牌子是很硬的,虽然比不上清华、北大。但挂一个“继续教育学院”的牌子也是挺大的事。从字面上看“继续教育”可以是无所不包,各行各业都可以继续教育,因此,有了其下属的“中国画研究院”,顺理成章的还会有“中国书法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舞蹈研究院”“中国电影研究院”……

  书画专业的牌子最多

  挂牌的事,发生在江湖那无话可说,反正是江湖。发生在大学就很奇怪,不能像江湖那样说挂就挂吧,也要看看资质,掂量掂量其社会存在的可能性吧。是因为北大有了“中国画法研究院”,也整一个“中国画研究院”吗?如果人民大学真正成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大本营,那大学与江湖就近在咫尺。

  一块牌子就是一座山头;一块牌子就是一片江湖。虽然唱歌走穴的很多,开歌厅的也很多,唱歌、跳舞的对于他们的专业还是有基本的尊重,没有把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歌舞厅和卡拉OK取名为“音乐研究院”“舞蹈研究院”。

  都在研究什么呢

  许多成立已久的研究院是在研究什么呢?没有看到能够给业内有何交代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果是请司马南研究中国画,那似乎不太靠谱。因为“每天早课写小楷, 又喜欢通过微博微信晒出来与同道切磋,引发业内人士关注”,就成了特聘教授,是不是有点在开玩笑啊。

  还不完全是社会缺少对中国书画的基本尊重,而是中国书画界的业内人士缺少对中国书画的基本尊重,人人都是书画家改变了书画的社会形象,书画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专业,所以,遍地有画院和研究院。

  设置门槛 尊重艺术

  有些人对艺术缺乏起码的尊重,会写字了就是“书法家”,是“书法家”了就是“教授”,是“教授”了就是“博导”。好像现在少有说自己不行的,尤其是那些串行的、跨界的。像司马南这样的串行为什么总是发生在书画界?实际上他从小就能唱歌,却没人聘他为音乐教授。说到底,还是书画界江湖化之后没了门槛,门槛没了江湖化更严重。


美术报 时评 00003 陈履生微言 2017-07-01 4454694 2 2017年07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