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书法

江、浙书法谁领风骚

2017江苏·浙江书法名家精品交流展侧记

  江、浙书法谁领风骚

  2017江苏·浙江书法名家精品交流展侧记

  ■本报记者 蔡树农

  1996年,浙江、江苏约70几位青年书法家相约举办过“江浙青年书法精英作品展”,在南京江苏美术馆、杭州浙江展览馆展出,其中管峻、白砥、刘灿铭、汪永江、周祥林、陈大中、曹军、戴家妙、黄正明、羊晓君、陈忠康、潘敏钟、朱大焱、阎揆等均成为今天江浙书法界的顶梁柱,有些书法家如管峻、陈忠康、周祥林“出走”北京,又占据了北京书法的高地,而且他们中间的多数已享全国大名,好多都是省书协一级的副主席人物和高校的博导,在书法界呼风唤雨,引领时潮。但总的来说,作为全国最尖端、最强势的两个书法大省,真正在书法创作学术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的活动还是比较欠缺的,尽管两地的书法篆刻家私底下的交往频繁,终归是一件不尽如人意的事。

  8月16日,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作支持单位,江苏省书协、浙江省书协联合主办的2017江苏·浙江书法名家精品交流展在南京江苏现代美术馆隆重拉开帷幕,江浙两地的许多书法篆刻名家、参展书法篆刻家代表、书法篆刻爱好者齐聚南京一睹为快。“展览互相提名汇集了两地老、中、青三代180名代表性书法篆刻家新近创作的精品力作,涵括了篆隶真草行字体以及篆刻,风格多样,显示出两地书家对于传统的继承、创新和探索,以及两省书法整体面貌和创作实力。”

  江苏、浙江明清以降,几乎所有重要的书法、国画、篆刻流派的衍生发展壮大均与两地有关,生长、生活于两地的书画篆刻家代不乏人、密集亮相,“江浙风流”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上世纪初开始形成扩张的上海“海派”书画,主要的骨干多为江浙和安徽输送,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江浙,就没有曾经辉煌无比的海派书画篆刻。江浙书法篆刻家的最大特色优势是强调积学养性、入古出新、顾中兼西、朴素生动,众多书法篆刻大家不是简简单单的写写刻刻,除了书法篆刻艺术的高超本领,他们往往一身兼具数艺并学问功底扎实,无论是早熟或者是慢熟型的,一旦他们个人的艺术风格成型,便就是“金刚不坏之身”,因为他们有文脉正传,有对传统的最强烈热爱和智慧学习的天赋,同时不拒绝接受新事物熏陶、不抑制创造力的爆发。江河胸怀,山海气度,再加上勤奋刻苦,江浙两地的书法篆刻家更能做到“墙内开化墙外香”,而且,一走出去一下子名誉递升,缘是江浙书法人才济济,自己院内不觉得厉害,“红杏出墙”则一鸣惊人。

  江苏、浙江两地书协的掌舵者一直都是书法圈内的行家里手,可谓业界翘楚,沙孟海、武中奇、郭仲选、尉天池、朱关田、孙晓云、鲍贤伦,名实相符的大名家如沈定庵、言恭达、章祖安、王冬龄、黄惇、陈振濂、徐利明、祝遂之、华人德、金鉴才、胡振立、林剑丹、储云、卢乐群、乐泉、骆恒光、王冰石、俞建华、苏金海、张耕源、余正、徐畅、袁道厚、葛鸿桢等等,名震书界印坛,承上启下,于创作、学术两翼建树颇丰,有些还是书法篆刻的出色组织活动家和教育家,为新时期的书法篆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南京艺术学院、杭州西泠印社、中国美术学院俨然成了书法篆刻界的“黄埔军校”,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生龙活虎的新生代,他们的质量又是居于全国优质水平,让其它省市“徒有羡鱼情”地望尘莫及。从这个角度分析,确认江浙两地是中国书法篆刻人才的摇篮圣地也是顺理成章的,他们的邻居上海和安徽现在缺的可能就是年轻梯队的涌现,“接班人”断档会造成书法篆刻队伍青黄不接,是非常危险的。江浙两地能包容其他省市书法篆刻人才在本土自由发挥、健康向上大概也是能保持长期生机勃勃的因素之一。不排外、杂交优势、多元并立,冷不丁会冒出一些影响全国的重大书法事件、书法思潮、书法弄潮儿,“江浙风流”没有理由不光芒四射、体态迷人!


美术报 书法 00021 江、浙书法谁领风骚 2017-08-19 美术报2017-08-1900020;4806494 2 2017年08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