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评论

文章导航

以中国文化、时代精神为参照

努力建设新的审美评价体系

  编者按:

  近30年来,我们的美术创作在多样化形式探索取得了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倾向,美术批评的弱化即是其中之一。其对当代画坛判断失衡、成为美术作品的附庸、对创作的介入到对批评价值的自身构建缺乏引领性的主导等流弊,应该引起重视。西方的艺术发展规律及表现形态与中国绘画不同,如果将两 种截然不同的绘画体系,用同一尺度、标准来评判,无疑是导致艺术乱象和批评弱化的重要原因。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以艺术塑造中国形象,体现中国精神的同时,构建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西方,既具有传统文脉传承,又融汇当代精神,属于自己的品评框架和审美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置疑,近30年来美术创作繁荣的背后,也有隐忧。评价标准复杂多变、体系混处导致的批评弱化即是其中之一。一些讨论在不同的评判价值体系之下,往往不能实现在同一理论框架内讨论问题,造成鸡同鸭讲的情况,非但不能使人信服、促进创作,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认识混乱。而立场缺失,激情不足,则使得有的放矢的艺术批评失声,吹捧文章、泛泛论述成为常态。我们赞成立场、理论体系的多元化,以丰富文艺思想的百花园,但是以中国的、当代的立场、角度,看待和分析艺术现象、艺术作品的思考少见,言之有物的批评不足,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形成这种状况,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皆有,值得深入思索。

  批评如何变得发声乏力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美术评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声能力不足,影响乏力。就笔者的观察,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西方艺术批评体系、理论影响下,中国当代画坛判断失衡。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美术批评曾掀起一股高潮。由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各种艺术观念涌进,促使中国当代多元探索,创作繁荣,丰富并活跃了艺术生态,也催生了一批敢于发声、真诚批评的年轻人。从客观上讲,西方各种流派及艺术观念,激活了当代画坛。催生了一批有思想、有观点的美术批评家。今天回首看,他们多是以西方的艺术观念、批评话语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同时批评传统艺术中的不足。有“功”之余,发展至后来,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发展至末流,因为不能系统消化西方美术批评体系,一鳞半爪的理解,使得不少批评文字在文风上追求生僻词汇的堆砌,甚至硬造词汇以求新意,以生涩难懂让人误之为高深,逐渐致使画家对理论家在心理上产生逆反,这种观念的堆砌和文风走向,逐渐使批评失去生命力。本应是相辅相成关系的艺术创作和美术批评,甚至成为相互诟病的掣肘者。

  第二,商品经济下的美术批评成为美术作品的附庸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所营造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艺术繁荣的同时,也影响甚至歪曲了艺术家的价值观。30多年的中国美术发展,在创作上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直面生活,在艺术上也立得住的好作品,但与在改革开放后迅猛崛起的庞大“画家”队伍的数量相比,我们的好作品比例似乎还不够高。不少画家跟着市场走,通过炒作欺骗市场及藏家,致使怪相时有:“画王”遍地走,“大师”满天飞,一些低端作品价格,甚至与古代名家、大家作品比肩。拍卖市场上价格令人咋舌的作品,其中一部分,从学术品格到艺术品质,都叫人不敢恭维。因为购买者快进快出、炒作变现式的市场行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如大展上的优秀作品,因为不便快捷流通、变现等因素,却往往卖不上价或少人问津。“官本位”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一部分购画者,往往不是靠眼睛而是凭耳朵,一听是什么级别的美协、书协主席、理事、国家级会员,或是某地的画家,无论作品好坏,立刻身价看涨。这使得极少数沽名钓誉者,为某一个身份而趋之若鹜、焦虑不安。艺术上的考量反而无暇顾及。在这样的不良氛围之下,大部分批评家稳坐板凳冷眼旁观,也有极少数人经不住诱惑而趋炎附势,开始与画家沆瀣一气,各家明码标价,你的画挣钱吃肉,我写文章也拿钱喝汤。这极少数画家与批评家,为实现“共赢”而混乱了艺术标准、市场体系。致使商业大潮中敢于指出时弊、引领艺术方向的文章越来越鲜见。

  第三,对创作的介入到批评价值的自身构建,缺乏引领性的主导。画家进入市场之后,成为美术界“先富起来”的一族,美术界整体似乎处于一种利益分配不均的状态。导致美术批评者,也跃跃欲试、躁动不安。对当代中国的创作状态、创作现象,缺少深层介入和正确引领。如同画家队伍的逐渐分化一样,批评群体在自身队伍的构建上、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以及自身定位上,亦缺乏稳定、高尚立场上的思想主导。官方及非官方的学术机构所主办的导向活动中,好作品少了,理性分析和真诚批评也少了。话语权强势的载体,如权威的学术杂志和报纸,也难以拿出重要篇幅,来展开共同价值观重塑的讨论和聚焦。大众媒体本来是受众最广泛的平台,缺乏专业眼光的同时,也没有能保持坚定立场,正能量地辐射多层面以形成寓教于乐的氛围,致使不良的价值观及江湖的炒作有了一部分市场。

  艺术应是社会的形象性表现

  无论是东西方,无论从古至今,文化差异固然存在。但各个地域、各个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没有高低、先进和落后之分。在东、西文化的大系统内,都有无数的天才艺术家,以不同的表现手段,将时代变换演绎为千变万化的艺术形态,创造出了不同的伟大艺术品。成为代表某一时期、某一区域的形象符号。西方艺术中歌剧、话剧、交响乐、雕塑、壁画及油画的相继出现及所形成的高峰,中国文学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中国画从绢本工笔到水墨写意、从宫廷绘画到文人画的样式成熟,都与各自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相契合。但形式最终传达给观者的,是所承载的内容,留下的是文明的痕迹。由此我们认识到,每个时代的艺术样式既是不能重复的,也是不可能代替的。汲取、传承而不创造,无疑是用古人及他者的眼睛或语言,看今天的生活、讲今天的故事。这样的作品,不会代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群体,也就难以传之久远、彪炳史册。“文以载道”、“笔墨当随代”,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使中国画成为了修炼人生、直面生活的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一整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创作方法。不少有才华的画家领会现实主义艺术精神,贴近时代脉搏、深入火热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代表时代的传世佳作。因为这种艺术观念、艺术形式,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高度统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状态也是如此,存在一些不足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成为这些年来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即开放、发展、多元,丰富而生机勃勃的当代社会。

  美术批评弱化的问题所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艺术创作与批评在逐渐偏离一些应有的价值趋向,极少数甚至背离中国精神。

  (下转第11版)


美术报 评论 00010 努力建设新的审美评价体系 2017-09-02 4904098 2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