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城市·生活

中式木美与心物相通

生活美学中的文化心灵

  中式木美与心物相通

  生活美学中的文化心灵

  ■彭喆

  所谓“文化心灵”,即在代代相承的文学传统中养成的、具有悠久深厚文化内涵、具有深刻华夏民族特点的艺术心灵。文化心灵是生活美学的内在源泉,也是器物美学化的归旨。

  中国善于以木制器,同时以器载道。古典家具是中国文化中具有心灵价值的创造。古典明式家具是古典家具的代表,被认为是古代文人气质的一种写照。家具材质的温润如玉,线条的简练畅达,形体的素朴清贵,这都仿佛在摹写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形象,其中文质之心与清贵之形在曲直光影间互相交织、互相融成。

  中国硬木家具自明代以来发展至今,在审美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或者说有种独特的审美,这种审美,我用“中式木美”来形容。从家具设计创作的角度看,通过对生活美学的执着追求,对传统艺术的崇尚和吸收,以及对各文化背景中造物方式的哲学思考,使得家具可以从一个日常的起居用品能够上升为一种生活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家具来理解文化的心灵世界,通过文化特点来理解家具,这是中国家具设计的应有之义。

  中式木美背后的感受就是心物相通的舒服。说起“心物相通”,这一话题关乎生活美学的核心驱动,即“心”。“心”是中国文化传统第一重要概念。绘画史上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音乐史上的“高山流水”,哲学史上的“为天地立心”,以及宗教史上的“以心传心”等等,说“心”是中国文化传统世代相承的核心价值,应是无可置疑的。

  与“心”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兴”。“兴”是最富于文化心灵意味的诗学概念。其重要的文化内涵,即生命与生命相接触。兴的“心物相通”是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美学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内心情感起发的状态,更是一种生命之美的呈现。心物相通,情物相投在中国的造物理念中常有所体现。无论从体气到感通,还是从兴发到格物,千丝万缕、相互融成。

  心物相通的舒服虽然难以名状,却映射到每个人的内心。每个教育、经历、背景不同的人,他内心的映射是不一样的,在各自领域通过自身奋斗,铸就卓越成就和优秀品格的人,也必然成就了他高贵的生命品质。在设计过程中我试图将每一件家具从零开始,以人为对象,和它一同去发现其生命特质,将他的优秀品质用设计的思考,以家具为媒介表达出来。对这种品质的捕捉与展现是设计的核心。在时代的进程中,用鲜活的家具设计实现对生命品质的承载,达到心物相通。

  我努力去寻找当下生活中实现这种心物相通的美感。继往开来,优秀的中式家具应是包含中国文化心灵的灵性创造,从而试图展现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与艺术心灵。

  (作者系中国古典哲学与艺术理论博士研究生、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美术报 城市·生活 00025 中式木美与心物相通 2017-09-02 美术报2017-09-0200018;4449018 2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