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8版:专版·艺事

“绿色有约”
当代文化思考研讨会纪要

  “绿色有约”

  当代文化思考研讨会纪要

  (上接第37版)

  辛民(著名艺术评论家)

  我们一般参加什么书法家、画家的研讨会,没有像这样一个明确的主题,今天参加刘佑局老师主持的这种活动,说实话,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没有一定的高度是不行的。原来你参加一些活动,都是美术杂志主编,要么就是其他专业人士主持的,今天应该是非常特殊,但是呢,又是一次非常前卫、非常诚恳的真正关注当下文化发展的一次研讨会。这个会又是一次跨界的研讨,因为本身标注为文化研讨,但确实又是从绘画角度来探讨,因为这个,我感觉就没有几个真正是科班出身,所以有时候谈到绘画这方面,对这个真正的当下的艺术了解不够,这个国画也不是每天要写生,也不是那么轻易地否定了传统的东西。你看书法,它是全世界唯一用文字就可以变成艺术品的,这种书法可能比绘画还要更高。并且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就是东方可能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能征服世界的东西。

  现在这种文化呢,就说是多元化,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多元化一样,艺术,也必须共同化,就是价值体系的一体化。是不是能够一体化这个不一定,但是另外呢,就感觉就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呢,他的追求其实又是惊人的相似,他就是想过得更好,帮助更多的人,整个共同富裕,其实非常相似,这个没有多大区别。和平,全世界人都追求和平,追求富裕,追求自由,追求民主,就这样的。

  我感觉这个对于绘画,如果从绘画角度,我们要探讨文化的话,首先是美术教育。我们学西方,把现代美术教育从西方引进来的是徐悲鸿。他引进西方这种教育体系,改变了我们传统临摹的那个教育体系。传统教育体系是师傅带徒弟的那种,以前中国就没有美术院校,中国的这个美术教育体系,它就是西方的。在西方的这种教育体系下,现在画国画、写书法的学生,其实在高等学校非常非常少。一个美术学院如果有1万个学生的话也不超过500人。它已经像京剧、像戏曲一样,已经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只是很少有些人在研习、在传承。

  现在我们看到的繁荣,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对书画的这种热爱和崇尚的繁荣。所以,我们要关注实践者,关注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当中来。只有我们现在美术院校美术专业毕业学生多了,从业人员多了,整个民族的素质、艺术修养才会有大的提升,才会在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强势前提下,推动艺术的发展。

  传统的东西不是洪水猛兽,它是非常好的,并且像刘佑局老师他就是从书法走出来,他的作品里面有很多书法的线条,如果没有书法这个功力的话,你这个线条不可能这么灵动,不可能有那么一种非常强烈的美感,那种形而上的感觉。我认为书法它可能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他应该比绘画这个层面要高,并且是非常独特。另外呢,也没必要把西方艺术、西方文化当成洪水猛兽。刘佑局老师他用行动来证实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不可以叫国画,也不能叫水墨,其实就是当代艺术。他只不过用宣纸这种载体看起来跟国画还有一点联系。其实他画的那个内容,那里面确实有中国的元素,这是必然的,因为他是在中国生长长大,一直搞中国文化,所以画里面中国元素非常多。所以说在国外它能得到专家、艺术家的认可。

  它不是西方的,它也不是中国传统的。在刘老师可能刚开始搞这个彩墨的时候,我也提过很多建议,在画面里感到很不成熟的东西。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么快,在这么短的时间达到了这个高度,并且得到了国际最权威的艺术机构的认可,这一点确实是个突破。刚才刘佑局老师谈到我们都在船上,我感觉我们都上了刘老师设定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文化语境之中的这条船,只有思路改变了,宽容了,我们可能就改变了,至少被改变了,中国美术的历史一直就是这样书写的——通过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会产生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张志伟(画家)

  艺术的边界和艺术是什么?从今天的角度来说艺术和非艺术,如何来界定艺术,如何来看待今天日益复杂的现象,艺术的媒介,边界的拓展?究竟艺术还有没有边界?艺术和生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其实我们过去,在一开始受教育就谈到艺术概论,很多概论都很相像,例如艺术概论、美术概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很多情况下并不会如此。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更加有必要,如何来理解艺术?

  对于每一个现实中的人来说,我们比如说在中国,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一直到现在30多年,培养了几千万大学生,尤其是里面的很多精英都是在科研机构、教学机构,也就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这个领域的出版机构、新闻机构的知识分子非常多,杰出者也很多,甚至于他们的很多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见解、经济见解、文化见解,这一些方面非常难得高见地,对于我们美术领域有很大的启发。但是,有一些专家学者一旦接触到美术具体形态、语言、形式之后,往往和他们的政治见解、经济见解、文化见解相背十万八千里。

  他们一旦接触到艺术和美术的时候,往往选择和评价变得如此的“后卫”,这种巨大的反差现象令人不得不去深思。比如说他们选择艺术,他们往往都会认为说当代艺术全是垃圾。实际上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不少知识水平是高的,素养也很高,但是他的美术上的素养和接受能力比较低。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西方有个传统,从西方古典文学开始,进而建立美学体系,把艺术哲学作为体系里面的一个部分。从那时候开始,每个艺术的现象是必须要站在哲学的角度去欣赏,所以他们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必然会涉猎到美术,那么这个传统,对西方学者的影响,促使他们去研究美术。

  杨静(画家)

  我来讲一讲吧,我本人也画画,我谈论的标题是《当代中国画的现状与发展之管窥》。中国画就是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在宣纸上书写而总结出来的“皴擦点染,浓淡干湿”的经验,由此作出一套以形写神的理论。有人物、花鸟、山水,表现形式有写意和工笔之分,主要是以线条来表现这个艺术的形态。古人总结了勾线十八描,而这个“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将这个线条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就是最典型的线描作品。以线描、笔墨为工具,利用线条进行表现是中国画的主要特征。

  当代中国画家都必须有诗、书、画、印各方面的修养。在宋代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宋代画家大多是诗人和书法家。到了元代,开始把印章押到画上,已不仅仅是一种信物的标记,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个孪生姐妹一样,形影不离。到了明清两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就日臻完善了,有别于西方绘画,是东方文化的主要特征。天人合一,中国画吸收哲学、宗教、音乐的精髓,其作品分能品、妙品、神品、逸品,是东方文化的结晶,其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所谓能品,就是画画画得很像,画得像照片一样,但是一看没有神采,这是初级阶段,写字临帖临得一模一样,没有精气神,但是外行看就觉得好。

  现代的美术学院制度源自西方的文化史,由手工艺工匠转化为文化基因,学院派、素描、解剖学、透视学再现自然形象的真实感。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是典范。西方的美术是科学的,他们讲的解剖和透视都是科学的经典。所以我们中国人、东方人你想达到写实的油画,我们是很单调的,因为根基还在西方。中国美术学科,移植了西方的科学、理性等。当年留学法国的徐悲鸿、林风眠回国后,全力投入中国美术学院体制、教育,关键点是,他们都旗帜鲜明地批判元明清的文人画,反对书写性的国画。所以现在很多美术学院,没有书法这个课程,排挤中国画。我所遇到的很多老教授,都不会搞书法,教出来的学生,当然就不知道中国的国粹书法和中国画的精华。很多美院毕业的研究生画中国画,都是用素描的方法在涂,而不是用书法技法来写。

  书法的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线条的质量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因素之一,中国画接受科学、宗教等各个学科的营养;西方绘画是用解剖学、透视学等科学方法。东西方的文化有千差万别,因为我们写的是汉字,汉字引申出的线条。打个比方,老中医,你一进去就看得出来,你有没有病,血管通不通畅。线条就是中国画的血管,线条健康了,像写字,你生病了,写的字就慢慢吞吞,就表现出来了,那画就没有精气神。像很多老画家,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大名家,如果画得很差挂在那里,那就很不负责任了,所以画一定要画得很好。

  第三点,全国美展。我2009年到北京,也经常去中国美术馆和各个场馆去看美术展,主要看全国展。美展越来越眩目的色彩和复杂的构图,有一些反映生活片段的小趣味,很多都是做出来的。美展在各个省市中的参展者中重大题材的多,重量级的作者呢,占比例太少了。特别是中国写意画很少,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作为全国美术界的重要活动,应该更关注现实生活。现在很多人都是闭门造车。

  接着说说文人画。古代的文人们都用毛笔写字,所以书法都写得很好,诗也作得很好。王羲之、苏东坡都是高手,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得出古代的文人书法的境界是何等之高。现在提出了新文人画,画得比古代的更简单,树立起标杆,应该比古代更优秀。但新生代有些作家,打着新文人画的招牌,画一些低俗、淫乱、色情的作品,这是不负责任的,而他们把这些作品作为通向名利场的通行证,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应该要引起警惕。

  吴京蓬(文艺评论家)

  我对“绿色有约”的理解,绿色是代表清新、希望、约定,象征承诺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主题应该是想表达一种建立纯净文化生态的努力。中国推动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倡导文化走出去。其实就是对纯净文化的追求。中国当代文化的困惑在于人文主义的缺失导致,文化生态的错乱是把文化的自大当作自信。一个国家真正崛起,文明形态得到全球认可,并非GDP可以代表的,而是自身内部的文化生态是否纯净,是否尊重人存在的价值。想要形成这种生态,对内,评论家要发挥指导作用;对外,艺术家与知识分子要打破隔阂加强交流。敏锐的知识分子其实已经注意到“绿色约定”的呼唤了。


美术报 专版·艺事 00038 “绿色有约”
当代文化思考研讨会纪要
2017-09-02 美术报2017-09-0200014;美术报2017-09-0200015 2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