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4版:专版·书法

文章导航

心得

  编者按:为期一周的“美术报名家学院&灵聿工坊首届洪厚甜魏碑学术书法高研班”已于8月21日顺利结束。今选登本届学员的部分结业创作,接受业内各位老师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批评。同时刊登本届学员周中罡的学习心得一篇,通过文字记录了本次学习过程中洪厚甜老师的教导思路和方法,学生的学习和所得。可为本届高研班教学的一次小结。

  唯有吃透北魏、精研唐楷,

  才是新时代楷书突破的不二法门

  作为中国书法的中坚力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崭露头角。30年以来,洪厚甜的楷书风貌独树一帜,尤其是对魏碑的深度娴熟,与唐楷的精研想结合走出的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在开办仪式上,洪厚甜老师对学员们强调:纵观世界艺术史,唯有书法这门独具特色与个性化的艺术形式,才是真正独有中国魅力的原生艺术。杭州是近现代书画艺术的中心,大量伟大的思想者与艺术家都在这里产生,是一个标志性的高峰区域,是这里的山水、人文气息和历史积淀,环境与人的交融,形成一种特有的状态。本次研习班在杭州开课,也希望借这种延续的势态与气场,在当今时代大背景下,通过全新的思想观念与方法,在楷书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有幸参与其中,成为亲历者、见证者,何其幸也。

  书法学习有内在的规律, 就是依赖范本的学习与研究,通过专题班,对书法史宝库中魏碑与唐楷的艺术风格学术领域的认识,推而广之,是建立一种对书法学习判断与鉴别的能力。

  楷书,只是在魏碑与唐楷两种之间便可涵盖完毕,艺术风格的定性,从北魏到唐楷,一阴一阳,后来者无非在这二者之间的偏移。广义的魏碑和唐楷,都是指那种典型特征与风貌的书体,是一种风格与审美类型;而狭义的指哪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书风与作品。

  社会历史变迁,必然带来文化的变异,中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北方的强悍与南方的柔美,都在这里汇聚。要掌握楷书,唐楷的骨子里是靠魏碑支撑起来的,只有深入研究魏碑,才能把握唐楷,不溯源头,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

  与王羲之同时代的魏晋时期,北方文化人的智慧,完全可以与东晋士大夫书法相媲美,更具大气象、大格局,除了摩崖、造像,在碑版与墓志的刻工上,也不乏精致的细节审美。这些都是吃透了汉字结构的大家手笔。所以我绝不赞成把北碑书风归为民间书风,而是官方、名家与民间工匠共同形成的文化遗产,这些书写与刻工精良的成熟作品,是高层次的书法艺术成就,魏碑在中国书法史被形成几百年的忽略与冷遇,是东晋士大夫形成主流,所压抑的结果。反之,今天来看,这也是一个后来反弹的机会。

  楷书的发展与方向,唯有吃透北魏、精研唐楷,才是新时代楷书新突破的不二法门。魏碑由碑版、墓志、造像与摩崖四大板块构成,时间之水不可逆流,因而北魏不知有唐;历史覆盖,唐也无法一窥完整的北魏全貌;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北魏出土的墓志碑版一览无遗,我们站在高处着眼,便可以超越唐人仅仅在碑版上取法北魏,通透研习,必然更胜一筹。

  单纯于魏碑或者唐楷下功夫,皆有局限;珍惜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机遇,这次的魏碑学术研修班,便是从学术角度进行对比练习,精准把握两种书风的细节姿态,魏碑的大篆,唐楷的小篆线质的本质区别,从而领悟到楷书的博大精妙,以及自己的未来突破着力点。

  魏碑与唐楷的交互体验,

  感受书法演进的时空穿越之旅

  字体演进是随社会主流文化所决定与推动的,更是历朝历代的政治与文化运动的结果,洪厚甜老师以纵横捭阖的历史人文背景作铺垫,进而落实到实践出真知,从技法上深度追问与解析,魏碑的一个贴、一个字、一个笔画的具体书写技巧。第一单元以魏碑《石婉墓志》和唐楷的《雁塔圣教序》对比,找形态近似字样进行细节对比。整体气势的把握与判断,魏碑字体有明显的重心下坠,平实、厚朴,运笔先重后轻;而唐楷形态向上,灵动、飘逸,运笔先轻后重、饱满。

  观察点划形态与线质,原章法整体的气象,练习字的结体与章法布局,在整拓页面寻找大小、倚侧、错动、疏密。

  最核心的技术原理,是两种楷书的线质区别,魏碑采用大篆的绞裹笔法,线条有强烈的摩擦力;而唐楷采用小篆笔法,运用提按平动,线条流畅而具弹性,可谓一语中的,窥破玄机。

  洪老师特别强调,作为学术性的研究,与普通书法爱好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海量信息的汇聚,才有专业素质的习惯养成。除专业理论学习外,必须从日常的坐姿、握笔的基本姿态,到笔墨纸张的选择与运用等等,均有严苛要求。

  学会判断作品优劣,提升甄别鉴赏能力,必须先有审美意识上的开阔眼界,才有手上功夫的提升。从线质与字形的把控,对作品的判断,与学术客观相吻合,则证明自己方向的正确性。

  鉴赏与创作相反,创作是从局部到整体,而鉴别是从整体氛围着手,总体把控为第一,书法作品的第一价值是笔墨的价值,作者调动所有的素养进行美的表达,最关键处是先有整体意境,才有生命力与个性语言。

  面对大师经典作品的真迹,猛然产生一种被人向上一拽的感觉,瞬间受到艺术的冲击与震撼,那种美妙体验,是无上的艺术享受。看赵之谦的印、八大山人的画,都是鲜活的,会呼吸的作品,是不可逾越的高峰,高山仰止、美不胜收,令人陶醉。所以,每日要求学员们自己进行作品评选,无论是被挑选进来,还是淘汰出去,都必须遵守从一人提议、三人以上复议的原则,公平、合理、不感情用事,从而习惯规则的运用。

  在第一阶段,以《石婉墓志》和《雁塔圣教序》对比,魏碑20公分以上大字,让毛笔充分铺豪,感受粗犷的视觉冲击力的练习之后;第二单元,进入精细化训练,选用《张猛龙碑》与《九成宫醴泉铭》对比练习。

  碑版是唐楷取法的主要对象,除了笔法运用的差异,唐楷主要在提按上下功夫,其字的结体,多以纵向取势,偶尔夹杂横势,提升整体势态的丰富性。

  从粗犷雄浑走向精致文气,在材质材料的选择上也需要讲究,纸笔墨精良,字迹结构精准、字的空间距离愈加舒朗雅致。

  名师导航,不畏书道有迷途;

  囊括真经,喜看学子跃龙门

  本次高研班,完全按照专业选手的高难度动作短期集训,完整地传递一个魏碑学习的思想体系以及技术方法,树立正确的学术思想、观念、高度。通过示范来深度研究,犹如人人获得一张藏宝图,真正的寻宝,以及获得宝藏,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体现。本次所罗列的范本,每一个深入半年,坚持不辍,遵循步骤与规律,稳打稳扎,爆发式的学习与平素自己的其他书体练习,交替进行,有了清晰的方法认知,必然寻宝不难,学有所成。

  美的终极目标不是表面漂亮,美是第一眼能打动人,但貌不惊人的背后,是丰富的内涵,越看越耐看,这便是艺术的魅力,在于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引领人往深层次的审美空间去遨游。

  魏碑与唐楷两者间的典型区别,魏碑是大自然中的一片原生态林子,有天然的野趣;而进到唐楷时,就像一片规整的园林,有了更多的标准与人为的整饬。

  就书法而言,没有粗犷的气质,就没有碑,生拙、雄强、粗犷、奇崛、秀润是前提。而唐楷在修饰中尚具有原始风貌,古气、灵巧,修饰过多则肤浅。大师对字体结构进行改变,做出属于自己审美的独特语言,比如欧阳询对汉字的改造,影响了宋代开始的活字印刷,沿用到今天的标准化的宋体,就是脱胎于欧体。

  对于资料的学习运用,洪老师强调:要精,最好是看到贴的真迹、原碑与原拓;只有看过真迹之后,脑海里留下这个原貌,储存了这个信息,在未来的任何时刻,只要见到一个模糊影子,也就会立刻闪现出那个特征来,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重要的是全息概念在大脑里早有储存,这是一种信息引导而还原,是艺术再现。其次是多版本的对照,不同阶段,可能对于不同版本的贴就有不同的收获,因而同样的贴,也可以多多益善。

  对于临帖示范,尤其碑版、摩崖类的临写,重在还原其精神风貌,而非描摹外形;要还原书写性,必然需要一定的技术表达技巧,碑是修整过的,只描画形态,那不是研究书法艺术,会把人带入死胡同。外形有差异,如一个人的着装,换了衣服,外形换了,但骨子里还是那个人,所以,内在的气质特征最为重要。因而,其外形有七八分相似,利用书写性老表达这个贴的味道则足矣。

  魏碑的四种形态,从精致粗犷,分别是墓志、碑版、造像、摩崖。笔墨与大自然相融,格局与韵致,尽在造像与摩崖之中。奇崛是北魏的运动态势,从野到文,文质相济,品格不失。对于临写后的改造,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弱点反而或成为特点;

  不同的人临帖肯定就有不同的风格,合理对待老师的示范,所有示范,都是加入了别人自己的理解,既要参照老师临帖的模样,更要分析原贴,而千万不要一味只对照示范来学习。比如去旅游,你的目的是看风景,但整个一个旅程下来,眼睛都在导游身上,那将是很愚蠢的行为。

  创作来自于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历代书法理论,庞杂万千,莫衷一是,需要高超鉴别能力才能去伪存真。而所有理论,都是别人感悟的角度,在理解这些理论时,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鉴别,融入自己的见解。但创作也有基本规律与公认的法则,其中关于整体篇幅中,字的态势运用,须掌握好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的字是静态,三分之一属于动态,再有三分之一在动态之间。这种比例是一种宽范围的概念性感觉,太静则死,太动则乱。这种原理颇似大自然的天气,在阴、晴、雨之间交替循环,才是自然之道。

  作品幅式,有基本的传统格式,也可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整张、单条,斗方,对联均可。认真琢磨需要书写的具体内容,字数的多少,选择的字体风格等等,书法是即兴发挥的艺术,尽管有提前构思,但不同于绘画或摄影,无法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兴之所至,把握笔墨在纸上的瞬间生发效果,甚至偶然出现神来之笔,包括使用涨墨、飞白等特殊性增加趣味,偶然所成、无可复制,这便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书法是笔墨纸砚的综合艺术,除了花功夫在书写的练习,其中所涉及的任何环节,比如纸张的裁切方法,写楷书的线条界格,需要审美素养的基础,也需要认真严谨的态度,既是知识积累,也是享受,更是构成整体作品表达不可分割的细节构成。

  魏碑作品宜质朴、简单、大气。衡量作者的水平,在气息格局,与基本功,不在格式花哨。切忌在纸张上用多色纸张拼贴,包括一张纸出现各种字体,都是属于耍花招,也属近年参展流弊,已在国展上进行遏制。

  书写内容则必须严谨,务使文字不出错,包括异体字、繁体字的正确使用。书法讲究综合素养,除了书写能力与规范,在文字原创,包括长款、穷款运用的标准;盖印的手法,都是作者素养的体现,尤其盖印,宜少不宜多,宁缺毋滥。


美术报 专版·书法 00034 心得 2017-09-23 美术报2017-09-2300015 2 2017年09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