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先做到
■胡知凡(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我长期在师范院校工作,原来师范院校美术学院的办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往专业院校看齐,现在专业院校反而关注美术教育这一块,甚至包括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我也关注到中央美术学院这几年做了很多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最近这几年,也接了一个课题,专门是把中小学教师培训作为学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今年上半年专门为上海的老师开了一些课,办了一些中国画、油画、版画的课程。美术专业院校原来是比较清高的,现在都非常关注美术教育了,反而我觉得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有些方面落后了。这方面如果做好,确实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很大的影响。
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览,不仅仅是画展的意义,是对整个中国美术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有重大的意义。关于美术创作的问题,我也一直有这样的看法,美术创作不仅仅是大学的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确实也应该看重。现在中小学美术老师学历层次达到了比较高的高度,他们出国学习交流这方面也比较多。所以应该说对中小学今后美术教育发展是很有意义的。美术创作在我们中小学老师当中,有一部分老师比较关注,在这方面也在积极参与。但是美术创作由于整个创作过程中强调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还需要老师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探索、材料的选择、实践的过程,其实艺术创作过程真正是培养一个人的艺术素养提高的过程。这种艺术素养创作的过程,老师如果把这些创作的手段和方式转化到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有益的。今年8月,在韩国开展世界美术教育研讨会,日本一个学者提到我们现在都在谈核心素养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谈的核心素养,教师都没有达到。所以现在谈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做到,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好。尤其是高中老师,我们谈核心素养的形成,如果没有自己创作的经历,你光去谈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创作在学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价值,应该说是值得我们开发的。
今后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不仅仅在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在技能学习、创作层面上今后还要加重。从目前中小学教学现状来看,老师创作这一块还是比较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