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评论

也说“剿灭
劣V类水”
采风

  也说“剿灭

  劣V类水”

  采风

  文/范美俊(成都)

  剿灭劣V类水,美术工作者,又能做些什么?

  前段时间浙江画院官微转发了一则报道:3月31日,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在杭州举行“剿灭劣V类水——浙江省文艺工作者赴基层采风巡演启动仪式”。作为一个外乡人,我留言道:“这个活动必须点赞!”毕竟,这样保护环境而且有具体治理对象的活动功德无量,比那些本没什么亮点拼命找亮点的活动要高尚。

  就我看来,30多年前如油画《父亲》那样无言追问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在当下的创作中已难得一见。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题创作过于注重“高于生活”,对百姓生存状态和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没有问题意识和批评意识。一些重要展览上,总有一些为入展讨好讨巧而有着明显“创作”痕迹的作品,而揭露社会假丑恶的讽刺漫画、批判杂文等曾有优良传统的创作之风已然式微,批评类的作品往往不被接受甚至被怀疑别有用心,讽刺漫画等艺术门类甚至都有了生存危机。艺术的功能大致有四种:认同自然、伸张自我、理想建构、社会批判。目前的美术创作,大多是写生或照片式照搬现实的认同自然,再就是无病呻吟式的伸张自我、不着边际的理想建构,鲜有让人沉思和警醒的作品。前三类作品如果只是蜻蜓点水,没有紧贴生活,往往给人不痛不痒的感觉,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更甭说动人心魄了。当然,这也不能责怪艺术家,他们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题材及风格。同样是西藏题材,既有李焕民《初踏黄金路》那种丰收、阳光和灿烂心情的暖调版画,也有艾轩那种略带荒寒、孤寂的冷调油画。

  时下的有些当代艺术之所以有活力,其批评立场对社会的进步有所教益,创作初衷也绝非诋毁和否定,艺术家往往对社会是有感情和负责任的,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希望它更好,作品的内容及手法仅仅是手段而已。

  曾在浙江工作的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浙江这次活动的目标明确,就是要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报道,通过包括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方面有专长的艺术家的采风体验,了解基层治水人的担子,用多种艺术形式去暴露劣V类水的现状及危害,同时也展现治水人的艰辛及成果,从而形成了一种对劣V类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一种社会氛围,为政府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行政环境。而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环境改善后的绿水青山。说不定,一些反映环境脏乱差治理的文艺作品,如话剧《龙须沟》那样留下来成为经典。

  时常会看到某些大张旗鼓的写生或采风,有着诸如“美丽乡村”、“秀丽××”、“壮哉××”等名目。坦率地说,我丝毫不会怀疑其寻找美、描绘美的能力。仅从主题看,是不会去表现丑陋乡村、污染田园的,更别说“劣V类水”了,破烂的旧屋甚至无人居住的废弃村庄,居然也画得阳光明媚和诗意盎然,画中人幸福地劳动着,充满着对未来的信心。画家越是妙笔生花,画面越是妙不可言,而真正了解情况的人看后可能越是悲伤,甚至会向画家发问:真喜欢这儿吗?能够住久一点吗?您被自己的画作感动了吗?

  无需讳言,时下的画坛还充斥着一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创作。多一些直面民生现实与社会环境的创作,会更有价值。不是说所有创作,都必须是鲁迅提倡的杂文、木刻那样成为匕首投枪。至少,社会应容忍一些直面社会现实甚至带批判意味的艺术创作,让艺术家以零度心态,不拔高也不诋毁去反映社会民生的真实状态。而不是画几个在街边找工作的下岗工人、几位刚从煤窑下班的采煤工,或是正在粉刷墙壁的农民工,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新现实主义”了。

  正能量不是空喊口号的假能量,得面对具体问题并解决问题。参加此次活动的艺术家,不是环保执法者、治水者,但作为普通公民,配合省里的工作任务以艺术参与其中并形成一些有价值的舆论,对广大民众及相关职能部门可能形成好的工作推动。无论大的社会环境与文艺环境多么好,也无论是行政措施还是艺术创作,没有解决老百姓忧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没有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就难有获得感、认同感,也就不会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9月14日,《浙江日报》发表《我省七市传剿劣捷报》一文,文章说:“9月13日,省治水办(河长办)公布了全省治水剿劣重点任务及项目进展情况。1月至8月,我省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反映流域水质的县控及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从去年年末的58个降至19个,断面剿劣任务已完成三分之二以上。今年列入整治清单的‘挂号’劣V类小微水体,验收销号15239个。”显然,治水措施取得了大成效,而文艺界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作者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


美术报 评论 00010 也说“剿灭
劣V类水”
采风
2017-10-14 美术报2017-10-1400018;5293623 2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