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评论

“偏斜取势”
得自何方

“苦铁金石,亘贯书画——吴昌硕作品展”策展随感

  “偏斜取势”

  得自何方

  “苦铁金石,亘贯书画——吴昌硕作品展”策展随感

  文/卢炘(杭州)

  “苦铁金石,亘贯书画——吴昌硕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后,观众以及媒体对于展览报以热烈的反响,认为三个展厅63件作品数量不算多,但策划得好,展览效果颇佳。作为策展人我也觉得此次展览收到了预期效果,有四个亮点,能吸引参观者,出展览效果,为继续弘扬民族绘画,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名家个案研究,发展书画艺术,特抛砖引玉。

  第一个亮点是,揭示了吴昌硕书法和绘画风格形成的一个契机。当筹划第一部分“吴昌硕与武汉”时,吴昌硕曾两次赴武汉,除了展示吴昌硕为张之洞、邓承渭等治的印,为杨毓秀作的图,以及诗词交往以外,还强调了一个重要资料,即吴昌硕书画“偏斜取势”特点的缘由与武汉的关系。公元765年唐代在武昌(今鄂州)建了一座怡亭,李阳冰书写的怡亭铭篆序(刻铭碣石现存鄂州长江岸边的怡亭内,国家一级文物)触发了吴昌硕的艺术灵感。实证是:1897年3月吴昌硕53岁,他写篆书《诗经·小戎》题跋云:“光绪丁酉三月,篆成自视,圆匀似猎碣,而偏邪(斜)取势则又似怡亭铭。吴俊卿记。”过去画坛皆知他激活石鼓文(猎碣),以石鼓入书画,为“石鼓文第一人”,而李阳冰的篆书也触发了他艺术风格的形成,绘画界知道的人并不太多。他不但将石鼓文的点划结构和古厚朴茂带进书画,同样将李阳冰怡亭铭篆序的“偏斜取势”带进了自己的篆书,继而影响到行书、隶书,特别是中国画,均含“偏斜取势”的特色。他的书画用笔、构图往往采取右低左高,力度大增,气势强盛,气韵生动,遂成为其一大特色。这次我们请到了吴昌硕曾孙吴民先先生,专门对此作了学术讲座。吴民先20多年前就研究对比缶老各个时期的篆书、行书,指出觅得李阳冰此件篆序“偏斜取势”是曾祖风格形成的重要契机。

  第二个亮点是,展览同时展出石鼓文原拓10件,观众可以在欣赏其篆书、隶书、行书以及画作的同时,比对石鼓文原拓,认识大师是如何接续传统而进行艺术创新的。此次“墨攻——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用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展览形式,却以中国式的“起、承、转、合”安排四个展览,吴昌硕个人艺术展作为第二个单元“承”。“起、承、转、合”是一种基本规律,古人成功地用以剖析诗文、书画作品,而艺术展览冠之以“起、承、转、合”尚属首次。无疑是大胆的,但又十分切合,吴昌硕为“承”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板。当代书画家完全可以拿吴昌硕为标杆,重新思考一个大问题:当代艺术是跟随西方艺术走,还是应该与传统中国书画艺术链接,以传统为基础,以历代中国书画名家为参照,寻找契机,树立文化自信,走出中国特色的道路来。

  第三个亮点是,展览不但分栏目作了文字简介,又对10幅精品加了精炼的文字品读,既解读了作品的用笔、用墨、用色、章法、意境和作者创作背景,又阐述了大师的艺术主张、艺术特色,尤其突出了以金石书法入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高扬写意精神等三个方面,使吴昌硕这位金石大写意开派大师,导引文人画改变萎靡不振的局面,汇入时代洪流且落到实处。

  第四个亮点是,展览特别开辟了“艺术同道·学术传承”的部分,挑选了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王一亭、诸闻韵、潘天寿、王个簃、吴茀之、诸乐三、沙孟海等10位20世纪书画大家,介绍了他们分别从哪个方面进行了学术传承,并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佳作。众星托月、古朴雄强的吴昌硕艺术作为20世纪中国画坛“传统出新”最早闪耀的一面旗帜,标志着中国艺术正由近代迈向现代,这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演进。以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轨迹,溯源头,慎梳理,视当代,明派别,寻发展新路,其思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为远行准备,这比之于借用西方一堆名词术语,套一些现成观念,更接地气,也有意义得多。

  昌硕先生辞世至今已整整90周年,近百年中国画发展道路却并非平坦无虞,而是在颠簸曲折中不断迎接各种挑战。昌硕先生一生经历了战乱和贫穷,他饱经沧桑报国无门,终将自己一腔爱国情怀倾注于艺术之中,铸就了诗书画印的不朽篇章。从中映射出人生之无奈和理想之永恒。

  新纪元出现新曙光,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一带一路”从经济到文化已经全面启程。文化艺术的发展已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虔诚怀念先贤大师,静心研读艺术经典,在传承中创新,便是此次吴昌硕作品展的宗旨。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美术报 评论 00010 “偏斜取势”
得自何方
2017-10-14 美术报2017-10-1400020;5314568 2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