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2版:专版·服务

静谧典雅 清纯瑰丽——感受东方漆艺之美

  第二届亚洲漆艺展

  静谧典雅 清纯瑰丽——感受东方漆艺之美

  ■张夫也(教授、文学博士、艺术史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漆艺是东亚国家人民独特的工艺美术品种和审美创造。几千年来,漆器在东方人的生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深入人们饮食起居的各个方面。在解决实际功能需求的同时,由于漆本身的材料特性,也使其成为了艺术创作和审美的绝佳平台。漆艺本身也完美地体现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是我们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域人们的性格、情感、思想的凝练。自漆器诞生时起,东方人对漆艺的探索与迷恋就未曾停止并延续至今。

  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皆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传统手工艺让位于标准化机器大生产;现代设计取代了工艺美术在造物活动中的地位。此中,在功能与形式,现代与经典,乃至传统工艺该如何存续的问题上的争论可谓“迂回反复”,“旷日持久”。包括漆艺在内的传统工艺美术并未过时。相反,在充斥机械产品,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爆炸,人的关系和本质已出现异化危险的现代社会中,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本源,成为了现代人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在这一背景下,采用自然材料,以纯手工方式制作的漆器及其散发出来的精神气韵,便显得弥足珍贵。因传统漆器制作工序繁杂,耗时颇长,技巧性极高,原材料的获得亦非易事,若要在现代语境下复兴适合人们需求的漆器产品,仍需要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这并不妨碍艺术家们先行一步,用新的技法和创意推进漆器的发展,自然也无碍于我们怀着诚挚之心欣赏漆艺之美。

  由福建省拓福文教基金会主办,福建省拓福美术馆、福建省拓福漆艺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亚洲漆艺展”,以“一元复始”为主题,以“传承与教育”为主线,邀请父子、师徒、师生作品展览。立意高远,希望从作品比较中展现中国漆艺的发展趋势,引发漆艺界的思索,具有启发性、引领性、前瞻性、可谓工业产品包围下的一片手工艺的绿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感悟漆器艺术的绝好平台。展览主办方征集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缅甸五国的共计58件漆艺作品,类型涵盖家具、餐具、茶具、文具、花器、首饰、香器、礼器、漆画9类作品。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中、日、韩、越、缅五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相近,社会文化相通,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方面有着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特色。漆器作为传统工艺美术品,是五国人民共同的财富,是连接五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纽带。与此同时,漆艺本身也是五国艺术家展现个人艺术造诣,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五国艺术家的携手努力,古老的漆器得到了新的发展。

  此次展出的漆艺作品或精致华美,或清净诗意,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漆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探索。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在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平衡。我们既看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艺术家的手中得到了复活,也感受到了艺术家贯注在作品中的,新的思想理念和审美情趣。

  众所周知,日本在漆器的制作技法和艺术品味方面,有着相当高的造诣。其英文国名即有“漆器”之意。在世界范围内,正如中国的瓷器一样,漆器已成为日本工艺美术乃至日本文化的代表符号。总体来看,此次参展的出自日本艺术家之手的漆艺作品,髹饰技法娴熟,细节推敲到位,将材料特性充分发挥,体现了其一贯的高水准,香风《树林饰箱》即是其中典型。形式方面,许多作品在古朴规整之余又变化多端,具有很好的包容性,体现了强烈的日本审美特质,这一点在西村毅《栗鼠葡萄洋柜形饰箱》和今井美幸的《花器》的对比中即可窥一二。除此以外,部分作品还达到了材质、形态与意匠的完美结合,流露出艺术家本人对更高尺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如三田村有纯的《光彩宇宙》。

  相较于中、日两国,韩国的漆艺历史虽然稍短,但其艺术成就却跻身亚洲前列。汉代,中国漆工艺从中原传到朝鲜半岛,从此以降,漆器便在朝鲜半岛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尤其是在“二战”以后“文化立国”的政策指引下,韩国漆艺得到了长足发展。许多作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高超的螺钿工艺不仅是韩国传统漆艺的主要特色,也同样为韩国现代漆艺家所继承。金相洙的《草虫图》和郑炳蜜的《一叶片舟》就分别是传统螺钿图案和创新发展的典型。而对比宣在花《食器》的规整和尹瑞振《茶器》的自然,则又使我们徜徉在传统与当代的对话之中,更新了我们对于漆艺在形式、色彩和理念上的认识。此次展出的来自韩国的漆艺作品,既有实用器具又有抽象创作,可谓是现代韩国漆艺发展成果的浓缩。

  中国是漆器的故乡。汉代是中国古代漆器的鼎盛时期,各种工艺技法趋于成熟,并发展出众多品类形制。其朱红的色彩更是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的中华文明的象征。虽然漆器的发展自唐以降受到抑制,但其地位和作用仍不可质疑。它与其他工艺美术品种一道,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起居文化,构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对朝鲜半岛、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对艺术欣赏的品味也日渐提升。加之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漆器的复兴和漆艺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这一点从此次参展的中国漆艺作品的数量和类型上即有所体现。

  中国漆艺作品中,黄时中的《梅花》和黄文华的《空》,父子2人娴熟运用福州脱胎漆器精湛技艺塑造的“器形之美”;蔡水况《四方至尊》与蔡士东《宝相金花瓶》,父子2人娴熟运用厦门漆线雕技艺塑造的“器物之重”;薛生金的《人物描金盒》和薛晓东的《羽》,父子2人娴熟运用山西描金彩绘漆艺塑造的“漆绘之韵”,从3对父子作品可以看出,家族传承漆艺有序。林源的《四方瓶》在造型和装饰上,运用脱胎、锥画、彩绘工艺,展现了汉代马王堆漆器气韵。尹利萍的《茶器》考虑到了袋装茶的放置储存问题,是对当下饮茶习惯变革的一种积极回应。这2人作品既是传统的再现,也是当代生活的美学。从陈金华师生、汤志义师生、王向阳师生作品中看到院校漆艺教育,在漆艺创新及引领所取得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芦松敏的漆画《原物》,取材于中国壁画,漆画以其精美典雅,大气磅礴的质感,将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简洁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从年轻人的视角传播传统文化及艺术理念。越南阮成章的作品体现越南漆画发展初期,受法国艺术风格及立体派风格影响,展现出与中国漆画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是漆画当代性表现的创作方向。缅甸漆器具有鲜明的蒲甘王朝风格,受中国漆艺影响较大,注重生活器用,注重技艺表现,尚未从艺术角度进行创作。

  此次展出的中、日、韩、越、缅五国漆艺作品,皆在体现本民族国家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与借鉴,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其中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内涵,还有待观者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品味。

  福建省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漆器的重要产地。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沉淀,更使得福建漆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下,在具有浓厚漆历史氛围的福建举办这样一次漆艺展览,正可谓恰逢其时。更进一步地,无论是纯艺术、工艺美术抑或现代设计,皆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我们复兴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亦需要以自然环境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来进行。培育包括漆艺在内的工艺美术的民众土壤,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艺术家、学者参与到漆艺的制作和研究中,也需要提高全社会对漆艺的认识和审美。只有推动形成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漆艺生态系统,才能为漆艺未来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再次感谢拓福文教基金会、拓福美术馆、拓福漆艺研究院在传播漆艺,和中、日、韩、越、缅五国的漆艺文化艺术交流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祈愿古老的漆器艺术在我们的手中延续传承,得到新的诠释,并祝贺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美术报 专版·服务 00032 静谧典雅 清纯瑰丽——感受东方漆艺之美 2017-11-04 美术报2017-11-0400014;美术报2017-11-0400015;5483634 2 2017年1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