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在上海
抽象艺术在上海
(上接第9版)
20世纪90年代堪称上海抽象艺术全面崛起的阶段,多年的沉潜和修炼令许多个体羽翼丰满,而这个大都市所特有的性格,更使得生活在此的艺术家对形式的独创性和作品的完成度要求很高,上海抽象艺术精致、内敛、冷静、明快的美学特征,以及兼有人文底蕴和时尚情怀的都市气质都在这一时期得以完整建立。另外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上海抽象艺术群体的基本阵容是以本土化教育背景为绝对主体的,这与北京抽象艺术群体以“海归”为主体的情况恰恰相反。另外还有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现象是,梁铨、马可鲁、沈忱、伊灵、冯良鸿等抽象艺术家尽管今天没有居住在上海,却都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1996年1月,“无形的存在——上海抽象艺术展”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推出,展出了近20位本地抽象艺术家的作品,是上海首次纯抽象艺术的大型联展,令沉潜多年的众多抽象艺术个体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结,在开幕后的研讨会上,历来各自为战的艺术家们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群体身份认同。同年10月,丁乙的作品入选首届“上海(美术)双年展”,周长江则以半抽象风格同时入选。1999年,“都市抽象——上海抽象艺术家沙龙邀请展”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展出了24位艺术家的作品。同年,曲丰国在“9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荣获一等奖,2000年,他入选“上海双年展”,象征着抽象艺术已被本地的官方艺术体制完全接纳。
新世纪:抽象之都
以地铁1号线在1997年正式通车为标志,上海的城市改造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城市面貌的变化异常迅猛,上海市的地图甚至曾出现过每半年就要更新一版的现象。外资大量涌入,高度发达的商业体系给城市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视觉刺激,超大规模的购物中心、林立的酒店和写字楼、随处可见的巨幅广告、霓虹灯以及喧嚣不息的各种传播媒介,令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艺术家们感到惊人的图像过剩,以及在具象化创作前提下的失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于是转向自己的内心,转向精神化的表达,这其实是抽象艺术在上海异常繁荣的重要心理原因。
2001、2002、2003和2005年,上海美术馆连续主办了四届主题为“形而上”的大型抽象艺术展,参展艺术家从本地起步,后来扩展到全国乃至海外华人艺术圈,展览品种从绘画、雕塑、装置扩展到录像和行为艺术,展览的学术目的从争取抽象艺术话语权扩展到对华人抽象审美的探索,与展览同步的研讨和座谈,以及系列出版物的面世,对全国抽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示范和激励作用。2002年,“抽象新世说——上海抽象艺术群体展”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展出了33位抽象艺术家的作品。2004和2006年,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主办了两届“上海抽象艺术大展”,以空前规模呈现了生活在上海的中外艺术家们对抽象、准抽象的探索,为抽象艺术的社会化影像拓展了全新的平台。2007年,“线——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在苏河艺术中心开幕,2011年,“道法自然——中国抽象艺术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推出,2015年,“时空书写——抽象艺术在中国”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这些展览在全面展现中国抽象艺术基本阵容的同时,也在继续稳步拓展着“中式抽象”的可能性。
进入新世纪后的上海抽象艺术格局,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已经步入了成熟、稳定的正常轨道。上海的抽象艺术家和评论家经常受邀赴国内外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抽象专题的个展和联展也在美术馆和画廊等各种艺术空间内不断推出,专营抽象作品的画廊以及抽象专题的拍卖也开始在上海试水并初获成功。展示活动的增多,不断激励着抽象新人的崛起,燕飞翔、王燮达、丁设、胡伟达、吴军、陈东杰和杨牧石等个案堪称新人中的代表,他们都有过写实和表现的经验,介入抽象之后的学术态度非常严肃,作品的内在精神也相当纯粹。在上海,还有一个横跨抽象与具象两个领域的群体值得关注,除余友涵外,还有王劼音、卢治平、孙良、杨东白、王天德、何赛邦、薛松、蒋正根、李向阳等,他们都有着具象方面的成就,却又对抽象创作有着浓厚兴趣,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时可以看到抽象与具象的并存,以及间歇性、交错性的创作,难得的是他们并存的两种风格在表达上都非常有质量。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活跃在上海抽象艺术理论研究以及展览策划方面的人士除笔者之外还有李晓峰、李磊、龚云表、吴亮、赵川、王南溟、吴晨荣、许德民、何浦林(Lorenz Helbling,瑞士)和乐大豆(DavideQuadrio,意大利)等,这个人数有限的小群体为抽象艺术进入上海艺术界的主流,进而成为上海当代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今天,上海已经成为一个深受抽象艺术家喜爱的交流中心,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中,赵无极、朱德群、萧勤、陈正雄、江大海、苏笑柏、梁铨、谭平、张浩、杨述、陈光武、白明、陈若冰、尹戈、雷虹等均在上海成功举办过个人展览,在上海参与过抽象联展的艺术家更是为数众多,上海大剧院门厅大堂的巨幅壁画就是特邀朱德群先生创作的作品。从艺术家人数、举办活动的频率到抽象艺术所享有的社会影响力来看,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抽象艺术之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类民营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随着艺术市场的复苏与繁荣,抽象艺术在上海的当代文化格局中还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者为批评家、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