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城市·生活

重提“开放的作品”

  重提“开放的作品”

  ■许一兵 陈嵘

  开放的作品(Open Work)一词出自意大利哲学家、符号学家安伯托·艾可的同名著作。艾可强调阅读者在创意过程中的重要角色。阅读者在观看艺术作品时会依据个人的文化、背景和经历,带着自己的独特观点去重新解读作品,这种对作品的解读是一种开放性行为。在艺术作品和一位理想阅读者的对话中,阅读者会从作品的可能的阅读方式中做选择,这位理想的阅读者虽然并不完美,但它能够以作者期望的方式解读作品,甚至清楚作品蕴含多少种可能性。艾可将这些视为一种演出,因为每个阅读者都有一个独有的诠释。

  在经济发展推动下快速扩张的中国设计,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注重单向传播,功能上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设计是工具”的现代主义主张忽略了阅读者对开放性作品的审美需求,缺乏应有的艺术性。实际上功能和效益在接下来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计算机生成技术等科技的参与下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但是它们带来的必然是“设计师”角色的弱化。当下,我们可以明显地从设计师群体中感受到一种“价值感焦虑”。而在由互联网、社交平台、自媒体交织的新的视觉世界里,阅读者对视觉艺术呈现出积极的影响,他们收藏、标签、点赞,再传播他们喜欢的作品。涌现现象驱动着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创新,艺术性更强,意义暧昧模糊。这些开放性的特征其实是作为“人”身份的设计师对抗作为“机器”身份的设计师的新希望。

  当年艾可“开放性作品”的提出引导了欧洲后现代思潮,促进了当代艺术的重大发展。本次展览我们站在视觉设计的领域重提“开放性作品”的观念,我们并没有呼吁放弃“技术”,恰恰相反是期望新技术带来的是创作意义上的重组。我们在提醒创作者回归“人与人”的情感;提醒阅读者认知自己的身份积极参与再造作品;期待“创作者、阅读者和作品”三者孕育新的艺术生命力。我们衷心期望“开放性作品”的观点给中国视觉艺术设计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2017上海视觉艺术设计展邀请了全球范围内最具活力的视觉艺术设计创作者。他们在创作上勇敢地拥抱新技术,思路宽阔且极具冒险精神;他们注重和阅读者之间的交流关系。这些特质让他们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平衡了艺术的开放性和设计的目的性。本次展览进一步剥离这些作品的背景将它们放进美术馆,提升作品性,让每一位来到展览的阅读者能够和它们对话,感受视觉艺术设计的魅力并从中解构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体验。


美术报 城市·生活 00020 重提“开放的作品” 2017-12-09 美术报2017-12-0900018;美术报2017-12-0900020 2 2017年12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