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评

艺术教育的缺憾

  中国古汉语中,艺是种植,术是技能、活动,因此艺术原初是种植活动。

  正是艺术的种植本性,使艺术作为审美教育成为可能。其实,艺术教育本身就不同于科技教育、道德教育。因此,除了有些在艺术中寻求摆脱真实经验的人之外,还存在着逃避日常生活存在所具有的空虚乏味,追求对艺术的更富有存在意味体验的人。作为一种创造活动,艺术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

  在我看来,艺术教育首先具有传承艺术的使命。如何将人类已然在艺术层面达到的高度,详尽地整理并转化为有效的、易于传授的知识,传承给今天研习艺术的人们,应该是艺术教育的事。而更多的人常常习惯于用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对待艺术教育,因而使艺术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原意。

  透过中国近代历史可以看到,那一代国人非常强调文化的变革,甚至有的人寄希望于从西方的历史中寻找更多优秀的因素,从西方习来的“Artist”概念,更倾向于变革者的意思,“艺术家”概念的翻译主要反映着这方面的意思。而对于传承部分,则被翻译成美术师、匠人、手艺人等词汇。所以,艺术家这个词对于诸多人来说会带来某种错觉,会认为这对多数人来讲没有什么现实价值的事。如此看来,这个观念存在问题,因为Artist本身就要继承后求得发展。只不过艺术也有围绕着艺术运动的所谓政治,有些Artist更侧重于继承,将继承的手艺发挥到极致,为今天的人类服务。而另外一些Artist更倾向于变革,着眼于未来,通过变革为未来创造价值。不过,更多的艺术家则是兼而有之。当你真正明白了艺术概念当中的传承和发展,才能更包容地看待艺术,而不是把它们束之高阁。对这种观念的纠正,也是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之一。

  随着消费主义的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下的浸染,再加上技术专制与市场逻辑的横行以及大规模艺术品复制,致使艺术教育出现了审美情感危机和独立性的缺憾。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教育被限制在知识性传授和形式分析,使艺术教育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技术性认知。这种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仅仅是技艺型的,若想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似乎很难;而在一般意义的艺术教育中,一样很难得到对艺术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虽然现在物质生活相对繁荣,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也逐渐增多,但真的处于前沿的艺术家还是少数。因为这些都需要一代代人累积。但各种院校的艺术生扩招,受教人群急速扩张,导致艺术从业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以艺术家为名头,却不具备很好的创造能力。

  艺术教育的成果需要从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去看待,我们过去的文化和教育太过偏重于对发展、变革的强调,忽视了艺术教育在文化传承这方面的重要价值。艺术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那些有志于此的学子,开拓面对艺术的视野,传承中国和人类最好的艺术创造方式和方法,并努力去拓展这些方式和方法。当下,教育也不同程度的凸显出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现象;社会市场经济转型中所带来的功利思想,使得人文精神、道德水准受到了冲击。而高度专业化的模式比较注重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往往忽视了对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等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人文精神缺失以外,我们的一些学生还缺乏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蔡元培先生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也寄托着希望用美育来代替宗教或者说儒学一类,艺术家要具有时代精神,要有社会使命感。

  艺术教育的过程是“文而化之”的过程。而目前诸多学子文化素养的缺乏成了艺术教育推进的障碍,以至于艺术教育蜕变为无水之源。着实想要解决艺术教育目前的缺憾,首先要解决整体教育的功利过度问题;也就是说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最重要的是要从观念上改变功利的心态。无论哪方面的教育目的都是从根本上提升人的素质。还有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艺术教育。同时,作为导师也要改变艺术的职业观而适时转到教育一线。

  我们的先辈早就意识到艺术是道德与智慧的来源,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有益途径,因而先秦时代的教育中就倡导“礼乐并重”,因此,礼乐文化得以发展与完善。而西方人康德认为,人只有在艺术中,创造欲望才能得到充分满足,想象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艺术能用有尽之言表达出无尽之意,从而由有限达到无限。

  (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


美术报 时评 00003 艺术教育的缺憾 2017-12-09 5983789 2 2017年12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