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鉴藏

书画修复
的原则与标准

  (上接第9版)

  美术报:在国家对文物工作如此重视的大环境下,对文物保护行业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期望?

  张金萍:行业的发展,人才是第一位的,加强人才培养是首要问题。过去,我们中国的书画文物修复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很多修复人员是有美学基础的,艺术专业人员才能进入修复领域,这样对美的欣赏、对美学的理解就会与工匠产生很大的不同,所以这是我们需要补齐的短板。现在很高兴看到有绘画、美学基础的高学历年轻人,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进入到修复领域。我们要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学习、锻炼。

  我们国家的博物馆文物修复行业加起来只有不过2000人,而文物普查的结果,中国可移动文物有1.08亿件(套),其中有那么多的文物需要修复。现在国家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行业中来,这个方向是好的。但是,社会力量的工作规则等方面还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来进行规范。我们看到有很多民营公司有相当的参与热情,但是有热情并不代表其有能力做好。他们也希望有专业的行业技术、实践理念的培训。国家也预备出台文物修复师资质的考试,对修复行业进行规范。

  除了技能的培训,修复保护观念尤为重要。理论指导实践,做修复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有句话说,“先学三年,通行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很多人一开始学修复觉得很简单,但是通过深入学习,对文物价值越来越了解,学习时间越久就越不敢轻易动手,这说明越来越有敬畏之心了。所以,责任心、匠心、职业道德的培养都需要同步加强。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文保人才。同时,团队文化的建设也很重要,老师傅、年轻人,科研工作人员、一线修复人员,大家在一起工作,要有团队协作的能力。老师傅要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年轻人也要学会批判性地继承,并做到研究性修复。不是修复得越多越好,而是要通过修复,在过程中把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对整个行业进行引领,对同行产生帮助。有时候“做的慢,就是做的多”,“做完”和“做好”,只是一字之差,但时间久了就是人生的变化。所以,修复文化、修复认识、修复技能,是共同发展的,缺一不可。

  此外,我们还和高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提供了相应的修复实习岗位。我们与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校在科研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以开发新的修复技术和仪器。修复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不同学科的跨界可以从新的角度给出保护思路。

  虽然,我们是在几乎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完成了“导则”的编写,但实际上,“导则”在国际层面代表了中国的书画文物修复水平,所以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接下来,我们也进一步计划在国外发行其他语言版本的“导则”。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有大量的书画文物需要进行修复保护,期待“导则”也可以带去一些参考和指导。

  (张金萍,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所长,研究员)


美术报 鉴藏 00010 书画修复
的原则与标准
2017-12-16 美术报2017-12-1600018 2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