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格调

场所·空间·艺术

如何理解全球语境下中国的景观与自然

  场所·空间·艺术

  如何理解全球语境下中国的景观与自然

  ■本报记者 厉亦平 综合整理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曾宣称,自 1960年代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景观社会,而这个景观社会恰好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商品消费这一历史趋势而出现的。从某种角度看,中国从21世纪开始同样进入了景观社会。但是,中国的景观社会同西方有较大的不同。

  对中国而言,景观不仅指的是大城市的景观:商品、广告和媒介等作为城市面纱的景观;还指向许多中国所特有的人造景观,诸如主题公园、城市公共艺术、雕塑园乃至广义上的中国所特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等。

  这些现代景观的建构同中国的传统的自然和风景概念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在哪些方面有继承创新,在哪些方面又有断裂呢?在中国,景观社会的出现,意味着新型大都市的普遍崛起,是不是也意味着传统自然、乡村及风景的消退呢?也就是说,景观社会的出现,自然和景观的关系如何?自然该置入何处?或者说,城市景观是不是一种新的自然?本期专题通过“重返风景”文献展及同时举办的国际论谈,听专家怎么解读“心中的风景”。


美术报 格调 00023 场所·空间·艺术 2018-01-06 美术报2018-01-0600014;美术报2018-01-0600015;美术报2018-01-0600017;美术报2018-01-0600019 2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