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书法

文章导航

楹联的审美趣味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就记载了贴春联的民俗。相传可远溯到轩辕黄帝。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楹帖”、或称“联语”,以上下两联相对而得名。在桃符上题写对偶联语,据宋人笔记上记载,始于五代后蜀。“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一副春联。春节题写吉语贴在柱上、门上称为春帖,也就是今天的春联。宋时已有人把联语刻镂在建筑物的楹柱上,从而有了“楹联”之称。

  楹联书法是一种艺术现象,它与建筑意象空间相互映衬。楹联的萌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唐末起步,到宋代发展完备,直至明清发展到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楹联书法家,如郑板桥、袁枚、纪晓岚、翁方纲、邓石如、阮元、何绍基、俞椒等。楹联发展的漫长过程不仅包含了其外观形制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情感也逐渐发生着改变,楹联书法的形式和面貌在伴随着其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双重变革中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楹联书法的审美观照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打通书体与楹联文体的关联

  楹联欣赏是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虽有规律可循,但在欣赏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作用的。楹联书法的书体受限于楹联客观的文体,审美关照的前提是对创作客体进行详细的甄别和分类。

  楹联的文体类别十分丰富,从所处客观环境来看主要包括园林名胜、庙宇、商铺、祠堂和寻常百姓人家等。按照楹联书法的功能用途又可以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等。从书写内容的多样性来看有民间风俗、行业广告、居室题饰、园林装点、作品展览、写景状物、寄意抒怀、述志自警、励志劝勉、歌颂吊挽、奇巧妙对等。楹联书体本身就有其审美主导性,篆书线条匀称,蜿蜒变化而婉约通达,装饰性较强;隶书用笔飘逸精密,古意盎然,有稳重朴实之感;楷书则转折分明,端庄大方,在建筑楹联中比比皆是;行书则流畅潇洒,活泼多姿,多用于轻松愉快的建筑空间;草书笔走龙蛇,纵横捭阖,近于符号抽象,虽识读性不强,但能加强艺术的浓郁气息。

  楹联的书体也有具体要求和科学选择,在皇宫、佛殿、道观、祠堂、庙宇、牌坊、衙署以及厅堂等一般用庄重的书体,以楷、篆、隶为主。在风景名胜的楼阁亭台、园林等处,楹联书体相对自由,行、草书等使用较多,更偏重书法艺术的丰富变化。楹联书法的审美观照应结合楹联文本的类别和特性来展开,确定字体与文体类别的对应关系,内含楹联联语之意,外彰书写逸美之状,书者陶然兴会以酬应赠答,观者耐人追寻而雅悬斋壁。

  形式表达与内容的意韵契合

  楹联书法审美的形式表达须体现楹联文本的传播功能。楹联有文化传承、道德教化、文艺审美、愉悦性情、记事写史、说明揭示和渲染氛围等功能。楹联借助于书法的形式表达,将自身的功能更好地发挥。

  楹联书法审美的形式表达要紧扣楹联内容的效用主题。楹联书法审美的形式表达强调“意在笔先”,构思和立意讲究主题化,采用“因联造景”的方式展开,创作主体根据联句的思想感情加以融揉和寄托,注重意韵美感的塑造,紧扣点题立意、咏史怀古、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景喻理、扩展空间、装饰建筑和宣传介绍的多重效用。

  楹联书法审美的形式表达要彰显楹联处所的思想内涵。楹联书法的审美活动首先是从形象感受开始,其形式表达要根据楹联处所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展开。例如民居楹联书法所表达的思想主要是勤俭持家、励志读书、修身养性、谦恭谨慎;佛寺楹联书法所阐释的思想则是阐释佛理、弘扬佛法、描写佛寺;道观楹联书法所宣扬的思想多为宣扬教义、称颂上仙、记述教史;而祠庙楹联书法所传达的思想却是敬畏自然神祇、崇拜先贤名士、追思祖先功德和体现忠孝思想;园林楹联书法多抒发描写风光和情景交融的思想情感;书院楹联书法多以崇仰先贤先圣、融洽师生关系、强调躬行明德和树立雄心壮志为主要的意韵追求。总之,楹联书法审美的形式表达要与创作内容的意韵高度契合,还有赖于创作主体的长期积累和多次的良性催化。

  意境塑造结合物质载体

  楹联书法是风景园林中人文情怀的物质载体,而风景园林是楹联书法审美意境塑造的客观环境。观赏者置身其中的审美活动,除了“景”和“情”之外,还有“境”,这三者之间紧密关联、相互影响。触景而生情,情感经过沉淀和升华之后进一步形成了意境。“意境”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境的有机统一,其本质就是物象与主体的情、意、理、趣、味相契合而形成的意识形态。情感和意境的触发是因人、因时而异的,因地制宜的分析。楹联书法审美意境的塑造可以依托借景、障景和虚景等意境创造手法,根据楹联环境整体的秩序空间;结合楹联幅式的视觉空间;创作楹联书法的知觉空间。在书法形式的意境空间里,创作主体可以充分地发挥诗意的想象,创作“不外于言亦不尽于言”的形象,做到“立境以尽意”。

  从环境学的角度来看,楹联书法还要满足观者的心理、审美和伦理等多方面需求。要与环境相和谐,符合环境美学要求。要关照书体风格和建筑物风格的对应和谐关系。苏州怡园山上的六角亭,有祝允明书写的行书楹联“竹月漫当局,松风时在弦”,园林建筑因为考虑到了书法风格和文辞内容以及整体环境的统一和谐、相互生发,游人触目所及,备感清秀可人、气爽神清。楹联书法在镌刻后,还要辅以施染和贴金装饰。如黑漆底色搭配金字、棕色柱子镌刻石绿字等,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来看,就要考虑到建筑物色相、明度等方面对比的观赏效果,力求高雅而端庄。


美术报 书法 00018 楹联的审美趣味 2018-02-10 美术报2018-02-1000008;6536583 2 2018年02月10日 星期六